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包括欧洲债务国依靠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已是过去时,现在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谋求发展。2014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但复苏步伐快慢不均。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势头持续,然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参差不齐,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主要的新兴经济体增长持续,但其他的经济体则失去了强劲增长的动能。在4月8日至4月10日由亚太房地产协会主办的地产领袖论坛上。  相似文献   

2.
董藩 《税务纵横》2003,(12):36-39
一、积极宏观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遏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一)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中国的意义 第一,追赶战略的实施要求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制定了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这就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上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各类主体形成既非过度乐观、又非过度悲观,而是相对客观的预期,对于增长阶段转换的型态至关重要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可比的购买力平价口径衡量,我国目前人均GDP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后期、韩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这些国家的经验,我国经济增速在今后五年左右很可能明显下个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程实 《金融博览》2010,(21):11-11
9月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下降的迹象进一步显现,美国、欧洲,日本以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大部分经济数据鲜有“超预期”表现,市场对第三季度和下半年主要经济体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5.
李涛  徐翔  孙硕 《金融研究》2016,430(4):1-16
近年来,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实现了更快的发展。普惠金融究竟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随着各个经济体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基于跨国截面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普惠金融内生性问题的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普惠金融各项指标中,仅有投资资金来自银行的企业比率这一金融中介融资指标对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着稳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它普惠金融指标并没有稳健且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本文发现,在初始人均GDP水平更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长、法治水平更高或中小企业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个人在银行账户或储蓄卡、电子支付或银行账户购物以及借记卡等方面的使用率等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普惠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以异质性研发主体的研发部门为特点的三部门模型,在稳态时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各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构造出技术进步的动态增长路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马尔萨斯阶段、经济起飞阶段、经济赶超阶段.马尔萨斯阶段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几乎为零,而在经济起飞阶段,研发速率较高的部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赶超阶段则同时由研发速率较高和较低的研发部门推动经济实现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最终实现赶超.从而延伸出来的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条是中国模式,先发展国有经济,再逐步进行私有化改革;另一条是西方主流模式,先发展民营经济,再建立国有经济.最后指出自身的不足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国际上,美国高失业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增长趋缓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已为国外多个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所证实,比如美国学者戈德史密斯(1969)在对35个国家1860——1963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在一个较长的分析期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大致平行,在一些国家,甚至还出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超出平均水平的金融发展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彭景华 《深交所》2007,(3):65-66
资本主义可以给社会带来富裕和自由,但能给你带来快乐吗? 自2000年起,世界经济以每年人均3.2%的速度增长,并向着有史以来最繁荣的十年迈进。如果这样快速发展下去,必将超越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繁荣。市场资本主义,这个世界上多数经济体发展的引擎,似乎表现得非常出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中国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一个新的超越——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人均GDP也达到4412美元。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存在较大变数。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王宇 《中国金融》2006,(3):62-64
2004~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利率政策和汇率走势发生逆转 曾经的超低利率时代 世界经济的上一个景气周期结束于2000年,当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曾高达4.7%,从2001年起.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经济体相继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大幅度调低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相似文献   

12.
孙杰 《中国外汇》2019,(17):19-21
尽管过去几年,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经济形势表现抢眼,因而连续三年不断加息,且节奏越来越快,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忘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乏力的事实。这种拖累也使得美国经济最终难以一枝独秀:今年年初,美联储停止加息,并于7月底转而加入降息大潮。作为世界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体,美国降息势必会引发全球联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在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成为最为引人关注的挑战之后,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结构调整自然被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的规划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也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投资线索之一。如果说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镇化水平差距的话,那么,城镇化的推进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完善,会共同推动中国区域增长结构以及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1,(10):79-79
卢中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保持在9%~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吹风会上表示.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上下波动,这个合理区间是由经济体增长潜力决定的.根据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推算.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大概在9%~10%。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财政金融、国家中长期规划等手段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体稳定在合理区间内。中国经济只要能够保持9%左右的增速.就能对全球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欧元区国家被迫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通过金融市场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进行传导,在美国、日本等经济体本身增长乏力的状况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成为大的金融环境。外部经济的低迷将导致我国出口的乏力,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受房地产泡沫、民间借贷不良资产、通胀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很难快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下面这个图表来自市场研究机构OPpenheimer的首席市场策略师斯托茨弗斯(John Stoltzfus)。它似乎提醒我们,美国的经济增长将比快速增长的中国更往前一些。当然,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最近采取了非常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斯托茨弗斯说,“相对于前三位经济体来说,德国处于第四位,在我们看来,欧洲货币联盟与其单一欧元货币将比怀疑者认为的更长久。在欧洲货币联盟国家中,即使在财政紧缩和经济衰退期的国家,也几乎可以与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短期内,欧洲经济的复苏基调没有改变。长期看,欧洲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将受到主权债务问题的拖累,且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程实 《中国外汇》2010,(13):15-16
短期内,欧洲经济的复苏基调没有改变。长期看,欧洲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将受到主权债务问题的拖累,且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我们之所以从美国经济问题谈起,因为我们认为美国是全球经济问题的根源,在现代的全球经济中,美国经济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我们认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还没有一个强劲复苏的势头。而美国发生的问题却会影响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如果我们把其他国家也考虑在内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水平是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保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深圳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2003年生产总值(GDP)2860.51亿元,人均GDP53887元,是中国大陆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十一年居大中城市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