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闻·速览     
高层信息●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吨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据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亿吨,比1978年增加近2亿吨,增长65%,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不  相似文献   

2.
朱行 《粮食经济》2001,(8):33-34
美国粮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今后十年“世界饲料粮食需求预测”报告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粗粮进口需求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对今后十年饲料饲料生产的强劲增长势头会造成最大的威胁或是最大可能的威胁。中国在1992-1993年度出口粗粮2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在1994年和1995年,中国曾是主要的粗粮进口国,但是从那以后又变成了净出口国。然而,中国巨大的并且正在不断壮大的中国阶级对肉类和其他高精致面食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该国的生产量,因此,中国希望在2007-2008年度进口粗糖多万吨。尽管中国能否实现粗粮自给尚无定论,但是春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增加的收入肯定会增加对高质量饮食和更多牲畜与奶制品的需求,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促进更多的粗粮消耗。在1998-2000年间,中国国内饲料粮食消耗已超过其产出,特别是因为人口增长继续产生新的巨大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3.
数字粮食     
《中国粮食经济》2007,(10):28-28
据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期联合发布的一份展望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粮食产量可能增长,因为全球粮价飙升鼓励了农户种粮,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相似文献   

4.
国际方面,美国农业部在最新的供需报告中称,全球玉米库存增加,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库存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较2011-2012年度增D12477.8万吨至1.523亿吨。美玉米的新作与旧作库存均高于预期,玉米供应紧张格局有所好转,利空玉米价格。美国农业部报告中称,中国2012~2013年度玉米产量将增加130万吨至1.93亿吨,需求量大幅提高至2亿吨。对中国玉米市场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7,(9):36-36
据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期联合发布的一份展望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粮食产量可能增长,因为全球粮价飙升鼓励农户种粮,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今年农民收入增长可能好于去年据《中国信息报》报道,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马晓河称,今年农民收入有可能略好于去年。马晓河分析说,农产品今年还会供给大于需求,所以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农民来自农业收入的增长有可能趋缓。但是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会有增加。除了今年农民进城打工、进入乡镇企业的收入会有增加,还有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农民会在政策中得到不少好处。这些政策包括:一、农村税费改革由去年的两个省,新增16个省,达到18年中央在中西部地区扩大几千万贴粮食,而且补贴钱。三、中央今年大量投资。四、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表示,印度有望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豆油进口国。美国农业部一份报告称,印度的豆油进口量将增长28%,达到120万吨,因为国内需求旺盛,而油籽产量无力大幅提高。美国农业部在报告中还表示,油籽单产偏低,加上生产资料投人不足,也制约了印度油籽产量增幅。  相似文献   

8.
据悉,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2011年12月28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报告称,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在前两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2011年将首次超过1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受58国政府资助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日前发表了题为《2020年全球粮食展望:趋势、对策和选择》的报告。该报告对今后20年全球16种主要粮食产品的生产、消费和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并且对实施各种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这些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以及在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农业研究、卫生和教育领域增加经费。肉类消费迅猛增长将刺激粮食需求该报告称,在今后20年中,尽管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预计会有所放慢,但是肉类消费的迅猛增长,将会在绝对意义上刺激粮食需求。在过去30年中,一些国家(例如印度)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与人口同步增长;许多国家则越来越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因为国内生产量较少,或者是因为公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从而增加了对食用粮食和饲料粮食的需求。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的粮食出口,近年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随着公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家畜肉类消费量增了一倍,其中鸡肉的消费增长更多;印度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满足了国内粮食需求。在过去20年中,由于供应充足,世界的玉米、稻米和小麦价格下降了50%以上。今后2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增长量将占据全球需求增长量的绝大多数,但是增长速度将...  相似文献   

10.
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过去几年中国肉类市场在规模和质量上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于肉类产品的需求将从当前的7300万吨增长到9200万吨左右。其中,猪肉仍然占超过60%的主导地位,并且在几年内不会改变;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量也将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米勒(John Mellor)教授在中国开会期间,应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邀请,于1985年9月6日作了题为“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报告。 米勒教授指出,近三、四十年里,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迅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却大大增加了粮食进口。20年前,这个进口量约为500万吨,现在已经增加到2,000万吨左右,到本  相似文献   

12.
数字     
92%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报告称,全球目前至少有27亿人生活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严重缺水的流域。过去20年里,进行常规灌溉的土地面积增加了21%。目前,灌溉用水占河流和地下取水量的70%:如果考虑了降水,农业用水则占了人类水足迹的92%。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通讯》2005,(3):62-62
商务部近日发布报告称,尽管在供需、观念、流通、政策等方面也还存在不少制约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我国商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报告预计200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增长12%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周二晚间表示,预计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受国内化肥价格上涨推动。中化化肥在声明中称,有效税率下调、销售量提高20%以及投资利得增加也为公司上半年度净利润的增长贡献了力量。以销量计算,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分销商。这家香港上市公司没有提供具体的净利润预增数据。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304亿港元。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09,(6):25-25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报告称,由于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农民对投肥风险意识的增加。2008~2009化肥年度,全球肥料消费量将下降22%,降至165亿吨。2008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很多亚洲国家出台扶持农业的政策,使2007~2008年全球肥料消费量增加。全球需求总量估计增长了47%,达到1.687亿吨(折纯。下同)。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经济下滑,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肥料消费量下降2.2%,降至1.65亿吨。其中氮肥消费温和增长(增加0.5%),  相似文献   

16.
数字粮食     
未来10年全球粮食产量将会提高据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期联合发布的一份展望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粮食产量可能增长,因为全球粮价飙升鼓励了农户种粮,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化化肥半年净利润增长超一倍本刊讯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周二晚间表示,预计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受国内化肥价格上涨推动。中化化肥在声明中称,有效税率下调、销售量提高20%以及投资利得增加也为公司上半年度净利润的增长贡献了力量。以销量计算,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分销商。这家香港上市公司没有提供具体的净利润预增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经济》2009,(11):48-48
最近法国生态农业促进发展署发表的调查报告称,法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从2000年至2007年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2008年更是比上一年增长了25%,总销售额达到26亿欧元。抽样调查的结果也说明了法国消费者对生态食品的态度:2008年,有44%的被调查者在一个月内至少购买一次生态产品,而这个数字在2007年还只有37%。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农产品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ARMEM)基础上,本文分别利用两种方案,对2010年全国及不同区域大米、小麦、玉米的生产和消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更加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可以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发展。正如世界银行(2003)的预计,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将导致中国粮食生产进入长期的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2010年,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将由2002年的3.86亿吨增长到4.2亿多吨。但由于需求的增长,2010年的粮食自给率只能达到92%,明显低于中国政府的目标,相应的粮食供需缺口为3500万吨,而在拥有大量库存的2002年,供需缺口为3850万吨。根据预测,粮食缺口的3/5是小麦。中国还将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东南地区的粮食缺口将进一步增加;东北、华北地区,得益于玉米生产快速增长的带动,粮食生产整体上也将实现较快增长;中南地区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将超过消费量的增长;西南和西北地区则继续维持现有的供需缺口。本文在最后还讨论了这一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粮食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超级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目前,中国超级稻选育进展领先世界。2004年,全国11个百亩片亩产达800公斤,其中3个百亩片连续两年亩产超过80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