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众所周知,韭菜的特性是割一茬,长一茬。韭菜根茎储存了大量的养分,只要方法得当,韭菜割得越多,长势越好。在一个企业中,正在使用的人才好比韭菜叶子,充分展示并创造着价值,而潜在的后备人才恰似韭菜根茎,随时准备长成并发挥价值。在用人才未及时“割一茬”,后备人才也就无法及时“长一茬”。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如何稳定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决定于有无正确的战略决策,有无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与科学的管理手段。这一切的产生与实现,靠的是人,是人才!一个企业不但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还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产品,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是事业的接班人,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与寄托。  相似文献   

3.
努力培养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崇彪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企业竞争,亦是人才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谁占有人才优势,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石油公司系统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时间长,职工的思想观念和...  相似文献   

4.
屋顶学说与土壤学说。对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20世纪有所谓“屋顶学说”,员工到公司上班,领公司的薪水,公司提供许多资源,让员工在里面成长,公司替员工挡风挡雨,但缺点是员工不能高过公司,员工跟老板讲话也不能太大声。在21世纪,员工跟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很多资源灌溉土壤,所有的员工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成长,接受风吹雨打,能够长多高就长多高。 资全资本与智能效能。原来讲企业资本多指资金多寡,然而今天企业的力量是来自于他的智能效率。一个公司在过去是资本越多越好,现在是人才越多越好。不过人才多…  相似文献   

5.
企业人才使用艺术探微张国升企业兴盛靠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企业一旦拥有人才,如何去开发、识别。利用和盘活这些人才,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应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门工作艺术来加以认真对待。一、用其人者,甄选为要人才是一个广泛的科学概...  相似文献   

6.
高丽  建玲 《中国石化》2007,(10):65-66
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呢?中原油田工程建设总公司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等要素的竞争,而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竞争是一个世界现象,一个世界趋势。谁拥有高素质的足够数量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与其它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人才的争夺必将进一步加剧,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8.
文凭,是一个人一段时间内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证明,是个人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准的一个“资信”凭证。文凭制度是当前社会甄选任用人才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化方式,是一个人求职、评职称、晋升的必备凭证。在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各个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而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最普遍、最基本的做法就是以文凭的  相似文献   

9.
人才流失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人才问题将成为一个战略问题n所谓人才.应当是那些被周围大多数人所称道的在某方面有一定专长或建树的人,或者说是那些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很有工作才干的人。另外,一些“羽翼未丰”,将来尚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也可称作“人才”。一个人才可以给一个企业增添几分光彩,可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反之,失去关键人才将会使企业黯然失色,可能从此一股不振。当前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单位对其待遇偏低。无论是在薪水高低、住房好坏、晋级与否等方面,还是在福利待遇高低等方面,都会…  相似文献   

10.
人才流失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当今世界,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目前我国人才状况不容乐观,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如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避免人才大量流失,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联想集团之所以吸引一批批有志的年轻人留在那里.是联想具备了一个让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软、硬环境。企业的发展会提供很多机会,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是留住人才的硬条件。而联想为人才造就了一个个机会的同时,在培养人才上也不遗余力。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中实现造就人的目的。让“联想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把每个人都视为“才”在联想,将人才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能独立做好一摊事情的人才,二是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才,三是能审时度势,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对于每一类人,联想都会为其设计职业发展空间,让每个人看到自…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韭菜的特性是割一茬,长一茬。韭菜根茎储存了大量的养分,只要方法得当,韭菜割得越多,长势越好。在一个企业中,正在使用的人才好比韭菜叶子,充分展示并创造着价值,而潜在的后备人才恰似韭菜根茎,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美国通用电器公司1996年花在人员培训上的经费达9亿美元,1997年继续在中国北大、清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四大名牌大学挖掘尖子生送到美国培训。有人问,这般重金投入,四方求才,会不会出现人才过剩?他们的回答是:“人才没有过剩时”。“人才没有过剩时”——此言权是。人才不同于产品,受销售市场的制约,生产多了就会造成积压和浪费,使企业遭受损失。人才则不然,人才越多,企业的能量就越大,市场的开发力就越强。一个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公司能有“永不过剩”的人才意识,一个大洋彼岸的外国企业能有如饥似渴、不远万里…  相似文献   

14.
李智 《中国石化》2002,(1):48-49
大家知道,一个企业的发展,靠资金、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靠什么把资金、技术、人才糅合在一起呢?过去,企业过多的是靠制度和人治,那么现在和未来更多的是靠文化。中国海尔所走过的历程,最能说明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吴痕 《董事会》2005,(12):108-10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其长,必有其短。人才难得,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而人才又有他的独特个性,他们一般不会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但常常对上司不亲不热,敬而远之,毕竟是一种现实存在。大才者常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癖,恃才自傲又往往是通病。通常人才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明显。好马有千里奔驰的长处,也有落拓不羁的缺点。奇人奇才既有大志雄心,往往又恃才自傲,不流俗随众,对这种人才求全责备,势必会将其埋没。  相似文献   

16.
把平衡计分卡作为人才管理的战略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即什么是人才,如何对人才进行合理的界定与评价。这不是有关概念的争论,因为当我们搞不清人才的内涵与外延的情况下,就无法吸引、选拔、使用和开发人才。如果我们找不到合理的标准与依据,就会更多地以主观来进行判断与衡量。所以在现实中,只能通过学历、职称、职务等个人身份特征,来判别一个人是否属于人才。  相似文献   

17.
航天领域是科学技术密集、先进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个领域。因为航天技术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所以当今世界少数发达国家投入巨资争先恐后发展航天技术 ,竞争日趋激烈。但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没有创新能力 ,即使掌握了新知识 ,新技术 ,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仿制。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才能领先他人。培训中心是中国长峰机电技术研究院的继续教育基地 ,每年为院里培训各类人才2 0 0 0多人。进入 90年代以来 ,为加强航天产品开发 ,适应市场经济 ,缩短航天…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企业在生存、发展与市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人才优势取决于人才适应企业需要的能力有多强和企业能使这些人才发挥出多少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们所拥有的人才是否具备我们所需要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否使他们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合理配置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是人才管理的基础人才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终优势,有人才就会有技术、有资金、有一个好企业应有的一切,我们应积极创造人才优势,在企业的人才培养、开发和人才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石油公司认为,人才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保证公司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拥有掌握所需技能的合适人才。  相似文献   

20.
放权管理事半功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约林 《中国石化》2004,(11):48-49
当今中国最火爆的是人才市场,最抢手的是人才,最热门的话题是人才竞争,吸引、留住人才的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是,一个组织要获得真正持续发展,则需依靠群体的力量,而非个人的才能和成就。领导者除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外,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弱化自己,走进团队的中间,学会放权,形成激励人才、开发人才的氛围,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