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人民银行总行于2010年6月下发通知,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本文在总结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基础上,结合总行试验区建设工作文件精神,从安徽省工作实际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依托征信系统,旨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结合怀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分析当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难点,积极寻求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依托征信系统,旨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结合怀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分析当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难点,积极寻求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近年来人民银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6年,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部署,南京分行开始着手推进江苏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10月末,累计为江苏省38.57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集与更新的长效机制,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水平,2008年,南京分行在常州、南通两市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小企业受信息不对称和信用意识淡漠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日益突出。近年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通过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10年福建省大田县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逐步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田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本文结合《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提出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小企业受信息不对称和信用意识淡漠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日益突出。近年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通过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约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对于有效解决融资制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天津市为例,研究我国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纵横》2004,(3):36-38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当前担保机构业务开展状况,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常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人民银行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本文从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出发,对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