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水旅游形象设计和定位就是在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规划地方性的研究和受众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明确的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理念和外在界面。通过对天水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从中得出最能代表天水旅游形象的,有标志性的,最广为人知的几个主体。  相似文献   

2.
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入"处处都是潜在的旅游目的地,人人都是潜在的旅游者"的高速发展阶段.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形象以及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可以帮助旅游地在旅游市场上较长时间地占据垄断地位.对于鞍山--祖国著名的"钢都"、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准确、合理地进行旅游形象定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4.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5.
浅谈四川旅游的形象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营销是旅游地经营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四川如何开展旅游形象营销是四川旅游营销的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四川旅游形象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旅游资源管理、巴蜀文化形象营销、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形象的多样性传播、安全旅游形象塑造等形象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因此要重视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本文对无锡旅游形象定位、游客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无锡旅游形象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休闲度假要素配置以及全方位立体传播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赤水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赤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将赤水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赤水,绿色天堂",并提出利用形象展示、大众传媒等策略对赤水市旅游形象进行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往往是与定位分不开的。有了正确的定位,才能明确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进而凝聚和鼓励人心,集中力量有计划地打造旅游品牌,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腾冲县旅游形象中在理念设计、行为设计、视觉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腾冲县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雷波马湖旅游区黄琅古镇为例,思考其在特色小镇发展大趋势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旅游形象定位,才能在四川省古镇旅游发展中脱颖而出?基于黄琅古镇地方性特征和旅游市场感知分析,进而提炼出黄琅古镇核心形象要素并确定黄琅古镇旅游形象,完善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体系,推进雷波县特色旅游开发建设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1.
岭南疍民民俗文化的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符合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本文从保护和传承疍民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岭南疍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take an in-depth look at the perceived image of an inland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This destination has traditionally had a weak image, making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mponents of this imag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bes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destination’s positioning with respect to its image. This research is part of the ATLAS Cultural Tourism Research Project, which focuses on the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The basic questionnaire prepared by ATLAS and applied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s the key element of the survey.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source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nduced, organic and autonomous sources), previous visits to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places visited during the tourist’s stay on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ity.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public institutions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destinations in their target markets using precise information channelled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media. In global terms we try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mage formation in the case of inland cities not yet on the tourist map, but whose potential resources could make them obvious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attributes in forming the image, as well as the atmosphere the tourist experiences in the city as a psychological attribute, have been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蔡佳 《价值工程》2012,31(15):148
西咸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本文从西咸新区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西咸新区定位旅游产业的原因和必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A central construct in competitive strategy research is market power, the ability to raise price above marginal cost. Positioning research focuses on attempts to build, protect, and exercise market power. However, this approach contains hidden assumptions about transaction costs. Parties made worse off by the exercise of market power can negotiate, bargain, form coalitions, and otherwise contract around the focal firm's attempts to appropriate monopoly profits—depending on transaction costs. We build on property rights economics to explain how transaction costs affect positioning and offer propositions about successful positioning in an environment with transac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映象与形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对旅游者进行封闭式与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获取旅游者对南昌的旅游感知映象,总结分析了南昌的旅游映象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塑造南昌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行社不仅是一个旅游中介,还是一个旅游信息中介,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进行套利,是靠知识资源赖以生存的营利组织。互联网的革命预示着解除信息流动的专卖权,消除信息瓶颈,使旅行社面临去中介化的不利地位。为了避免成为去中介化的牺牲品,旅行社在发展中必须因应环境变化,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张斌 《价值工程》2012,31(35):323-325
以旅游目的地意象为切入点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研究在学术界已非常普遍。随着旅游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各类信息获取、整理、加工,作为新兴意象之一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影视意象更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动态修正的研究内容而被重视。本文借助于乔家大院游客问卷调查,从影视体验、验证角度探寻旅游者影视意象是一个自发衍变的过程,表现结果为推动影视旅游活动的实现和发展,同时能够为景区构建、跟踪、宣传影视旅游意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等方式所得资料,本文时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结构、现有旅游形象与旅游形象竞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应定位于: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之域,中国近代历史大舞台,人文山水荟萃地,会议、商务与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与购物的天堂.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塑造良好旅游形象还应通过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完善识别符号、改善接待条件、规范服务行为等形象建设策略改善旅游形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公关与节事活动因"客源地"制宜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相似文献   

19.
以五大旅游网站的游记为样本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依据“认知-情感-总体”感知模型构建分析类目,借助ROST CM6.0软件研究游客对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湛江旅游形象感知以积极态度为主,但对湛江的人文资源认知度较低,旅游者对湛江的满意度高,但受“阴影区”的屏蔽作用,游客重游意愿不强。基于负面感知反映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资源优势、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