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为防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5例,其中100例(A组)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65例(B组)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和无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吸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高、低血糖发作史均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和锻炼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应当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发生了172次低血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72次低血糖症状中有48.3%为急性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35.5%为脑功能障碍,有16.3%为无症状低血糖。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容易发生低血糖,应对无症状低血糖症状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3.
目的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联合应用胰岛素注射患者的护理。方法针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出现低血糖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剂量调整及做好患者的相关护理工作。结果患者血糖稳定,放置加重相关并发症的进展及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糖尿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护理工作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及并发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CDM)患者的监测与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对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监测与护理,进行饮食、心理、运动、胰岛素治疗、预防低血压和感染等方面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6例CDM患者中行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4例,产后血糖控制稳定,血压平稳,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母婴均恢复良好,平安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监护及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良好控制,可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达到确保母婴平安及生育健康婴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同期选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9例(甲组)和单纯肺结核病患者129例(乙组),将甲组又随机分为A组(常规化疗、降糖治疗、饮食控制)与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剂),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痰结核菌涂片阳性患者85例,乙组33例,甲组病变4-6个肺野患者77例,乙组6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变吸收好转情况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肺部X线有效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范围广,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使用免疫调节剂使痰菌阴转率加快。  相似文献   

6.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是防病治病的基本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故其治疗也是终身性的,加强糖尿病饮食疗法可有效延缓或控制其并发症的产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为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年到2013年460例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通过了解其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研究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总患病率为13.49%,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14.74%vs7.50%,P<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比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正常范围比例为13.95%,非老年组正常化范围比例为32.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67.89%,非老年组阳性率为36.2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患者,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糖尿病肾病,同时监测血糖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4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研究,另外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80血粘度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检测后做统计学比较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较正常指标有显著的增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不但可以提高对微血管性病变以及肾病的检出率,而且对于疗效观察以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针对性的治疗,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0例,对其并发症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患者并发症与年龄和病程的相关性,揭示临床特点,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患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皮肤症状和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因素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高,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也随病程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以及病程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时药物指导的意义。方法患者出院时根据血糖测定指标和肝肾功能、血压等情况选择药物,指导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用药,定时检测血糖指标,告知应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预防低血糖的方法及发生低血糖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结果118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获随访,降糖药物应用的依从性为96.6%,血糖测定的主要指标控制情况为理想控制为32.2%,较好控制为42.4%,一般控制为23.7%,未能控制为1.7%。结论老年糖尿病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时药物指导应依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给药,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大发挥降糖药物治疗作用,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使患者血糖达到理想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老年糖尿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并防止其发生。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接诊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12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50例,发生冠心病并发症的患者40例,发生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患者26例,发生脑梗塞并发症的患者10例。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脂、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采取的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40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效果观察。结果本组4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经过我院急救和护理,39例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并发多种疾病导致脏器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时间1~2周,平均6天。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需要加强巡视和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和处理,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65 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GDM 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5 例GEM 产妇中50 例经产前糖尿病筛查发现并确诊并治疗,15 例于生产时发现(即产前未治疗).将65 例GDM 产妇分为两组:A 组为经产前糖尿病筛查发现并确诊,血糖控制达理想水平者40 例,B 组为产前确诊但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者10 例及未经治疗者15 例,收集并比较分析2 组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确诊并治疗的患病产妇中,40 例(80%)血糖控制达理想水平.孕期血糖控制理想的GDM 产妇妊高征、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及未治疗者的发生率(P<0.05).结论 孕期血糖控制可降低GDM 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BMI值将其分为甲组(BMI值<25 kg/m2)30例、乙组(BMI值为25~28 kg/m2)40例及丙组(BMI值>28 kg/m2)50例,对3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其治疗方法。结果丙组患者血肌酐、尿白蛋白、尿钠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均P<0.05),乙组血肌酐、尿白蛋白、尿钠水平与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尿肌酐水平、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低糖型晕厥、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均P<0.05),但乙组患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低糖型晕厥、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并发症发生率与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BMI增大,饮食控制、一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呈下降趋势,而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MI越高,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且对治疗方案的要求也就越高,故而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进行体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B族维生素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5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从31例病变的例子中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反应时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几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回顾分析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种种原因。结果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产生低血糖反应,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合理、运动不够量以及用药不正确等。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护理,可以对低血糖反应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血肌酐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及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胰岛素在改善血糖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小,低血糖的发生几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控制。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见效迅速,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较之常规注射更少,同时还可对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28例(90.3%);X线胸片检查:显著吸收14例(45.16%),吸收15例(48.39%),恶化2例(6.45%),总吸收率为93.55%。血糖控制良好15例(48.39%),一般13例(41.94%),不良3例(9.68%)。经观察显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血糖控制良好,则肺结核疗效也较为满意,反之若血糖控制不好,则肺结核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尽早采取抗结核治疗与控制血糖并重的疗法,达到控制结核和糖尿病的目的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胰岛素及糖负荷2 h C肽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上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对此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