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合作经济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亮 《经济问题》2002,(12):2-4,64
前篇谈在当前就业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要把弱势群体组织起来办合作社作为就业出路之一;发展合作经济要同当前形势结合。后篇谈住宅合作社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好形式;办住宅合作社要坚持社会性和服务型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消费合作社历史作用的再认识祖利然消费合作社是合作社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马克思合作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由于对合作社重视不够,合作经济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影响了合作制的适度发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回顾消费合作社历史作...  相似文献   

3.
<正>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中,是否含有“国家所有、合作经营”的思想?本文试图从几个侧面予以考证。一 1886年1月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写的一封信(以下简称一月书信)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传统的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合作社(1)只限于农业合作社,不包括工业合作社:(2)  相似文献   

4.
再论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趋势、问题及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 有专业合作社、社区合作社、经营性专业协会、经济联合体等四种类型。近几年,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但不同地区、不同生产经营领域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发达区域、能人和富村的合作社发展较快, 而欠发达区域、非能人和穷村的合作社发展较慢; 鲜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合作社发展较快, 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合作社发展较慢; 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 而社区合作社发展较慢。未来的支持政策, 应该以发展贫困农民和贫困村社的合作、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合作、社区合作以及合作社联合会的发展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沈亚军 《发展研究》2007,(10):4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15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下面简称合作社)参加合作社已有2000多万个农户.这些合作社虽处初级阶段,但它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供应、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在我国农村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合作组织。在新的形势下,把分散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今后农村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1·以国外为例,国外主要指各种专业合作社、基金会等,如法国农民的这类专业合作社有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收购、加工与销售合作社,谷物油料收购合作社,家禽收购和屠宰合作社,水果蔬菜收购与加工合作社等;德国农民有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购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等;丹麦的农民合作社则无所不包,合作乳品厂、肉制品合作社、饲料…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论合作社》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经济的观点,尤其是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来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地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供销社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刘伯芳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兴办龙头企业作为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重头戏,下大力量抓出成效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看,供销社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自己当龙头,发展龙型经济,基本上是两个类型:一个是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农机作业(股份)合作社(简称合作社,下同)是黑龙江省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政府以实物投资和集体、农民自筹相结合,农民自主兴办,合作社的管理和经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即: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类似于企业,但又不同于企业,所以做好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认知角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农民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行动主体,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本文拟从农民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的认知状况出发,借鉴国外新一代合作社治理特征,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合作经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合作社成员的需求,出现了融资难与合作难间的冲突。通过认识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这一对"冲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融资困境与合作本质间的冲突原因,最后从法律视角思考应对这一冲突的对策,借鉴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发行优先股实行资本报酬,结合中国合作社自身实际情况,主要从完善合作社的自身发展机制、健全立法及相关政府政策等方面思考解决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泰岩 《经济纵横》1996,(5):52-56,51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黄泰岩在美国的农业经济中,农业合作社组织十分发达,并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认为,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开创了美国农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一、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就其制度形式而言,是农场主自愿参加组...  相似文献   

13.
襄樊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人员素质一不高,合作社组织规模偏小,信息手段落后,资金运作比较困难等问题,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综合阐述了襄樊市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与主要特点,分析了襄樊市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恩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我们一行10人受中国轻工业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的派遣,作为中国合作经济中小企业考察团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访问。其间,我们对澳、新两国合作社的规制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对双方轻工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同时也领略和感受了澳、新两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一路走来,收获不小,感触颇多。一是合作社运动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全球性运动,合作经济大有可为。合作社的优势是创造机会、赋予能力和提供保护。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发…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对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运行现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考察,认为现阶段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亚合作性,即专业合作组织遵循了合作经济的某些基本原则,但同时在产权结构、治理机制和分配机制上不符合合作制的要求。这种亚合作性使得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显著的过渡性,也导致其发展前景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需要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市场中介组织,因此,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向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过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迅速发展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专业合作社,对加快现代农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创新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法制化阶段。对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寻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不断拓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号召,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应运而生,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农村资产的增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仍处于初创阶段,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在其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合作社中农村居民的利益。本文主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通过分析其含义、组织结构与运作,提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能推进我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雷德荣 《经济师》2011,(3):27-28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引领农牧民进入市场、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结合农村牧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有序、规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联  金毓 《生产力研究》2006,(6):42-43,57
自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合作社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于1844年在英国诞生以来,合作经济日益发展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合作经济组织究竟有何价值,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她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并构建了一个价值模型,接着指出了当前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合作社,三十多年来有了相当的发展,尤其农村供销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城乡市场一条完整的流通渠道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个主力军。在农业合作经济方面,虽曾有过一些曲折,但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系列政策的贯彻,农村的各项合作经济又开始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近几年,供销社在深入改革中,通过广泛服务活动,促进了农村一些专业合作的发展,即属于农村合作经济向前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