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引起广泛重视.对于邻近区域来说,推动跨区域合作形成的要素已经由传统要素转化为创新要素,形成跨区域创新合作.跨区域创新合作由微观上的区际知识溢出及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和宏观上毗邻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推动形成,最终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推动跨区域创新合作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万思  桂丙高 《中国市场》2013,(26):106-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航运联盟的发展,以及船舶大型化和多式联运的发展等都驱使港口之间应该实行合作竞争战略,本文通过地区间谈判博弈分析,探讨沪甬两港采取资产参与型合作竞争战略模式,实现港口跨区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杨薇 《价格月刊》2009,(6):82-85
当前,我国区域合作存在诸多困境,区域合作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区域合作法律法规制度缺失,导致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发展缓慢,合作成本较高.必须将社会资本纳入区域合作的分析视角,在各行政区之间加强互惠互补的竞争合作意识,健全区域合作制度,建立区域合作网络,增强文化认同,构建区域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吸收现有理论精华,借鉴法国复合治理经验基础上指出,复合治理贯彻了治理的基本精神,既谋求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又与目前流行的区域治理、全球治理理念不同.这是因为,后面两者依然是地域意义上的,并没有摆脱民族国家的局限,只不过是把地域的范围扩大了而已.这种政府间竞争难题的解决有赖于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进而形成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而复合治理体系正是解决区域合作中政府间竞争难题的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对于构建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和谐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长江上游地区推进经济一体化,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稳定推进,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内部各省市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增强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本文在阐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政府推动 市场主导"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完善区域大市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产业的合作发展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经济区域合作与推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推动力在形式上表现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整合推动以及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旅游产品创新推动和政府行为推动出发,在其他学者研究了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资源配置观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经济模式产生的充分性做了探讨,提出其产生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对资源配置有效性这一激励的反应,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区域调控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利益博弈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分权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交互作用的体制变革时期 ,以政策调整为主要手段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其必然性及制度性缺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非合作利益博弈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要从根本制度上减少和解决二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行为 ,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王鹏  惠佩瑶 《现代商业》2014,(14):120-121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急速加快,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经济区三大老牌区域经济体系后,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也相继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博弈行为对区域内经济健康、高效、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一环渤海经济区港口之争为例,先简要介绍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背景,随后分析该区域港口之争的原因,研究各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最终寻找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博弈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区域的发展状况,利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在区域内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竞合过程,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地区政府之间合作的基础上,只有京津冀区域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区域合作,最终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省际民族聚居区多数经济发展滞后,面对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及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实现抱团发展,破解发展瓶颈以及地方政府横向合作的"中国困境",应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立"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发起和鼓励成立跨区域行业组织、建立规范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行为约束机制、设立区域合作试验区几个方面加强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与协调机制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稳定本国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增长的今天,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些许问题,但是这并非区域合作本身所导致的。中国政府应该更加踏实地通过区域合作来实现未来的增长。在此过程中,政府在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也是保证合作进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亦周 《华商》2008,(7):13-1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交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有序竞争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利益分析入手,分别对地方政府间的两种竞争行为进行现实和理论的剖析,指出现实中地方政府间关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建构一种制度框架才能保证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良性运行。另外,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的利己本性和政治晋升博弈的零和性质,使得桂东四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官员对区域合作的意愿不足,相互攀比和较劲的行为更容易发生,区域合作空间狭小。加强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合作,需要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改变现行官员考核体系和晋升机制,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作为有区域规模产业代表的泉州市也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在产业升级中,企业、政府的行动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区域产业升级的突破点是企业的创新,而合作创新是最佳路径,在这其中合作博弈各方应有合理的策略。区域产业升级还要避免恶性竞争的再次出现,这也需要各博弈方通过合作竞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地区间信息化建设合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化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信息化合作中有四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区域合作中国家的责任和作用,包括区域合作的基本政策;第二,信息化建设的管制模式;第三,区域信息化建设合作与经济合作的协调模式,特别是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信息化合作的模式;第四,区域信息化合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中俄区域合作"伞"型新模式的提出是中俄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是构建"伞"型新模式的关键点和支撑点。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通过生产要素流动、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等途径,带动中俄区域经济增长,增强中俄区域合作,确立中俄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辐射效应和回波效应加强东北亚区域在能源、科技、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东北亚各国经济增长,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面广、合作产业多、建设风险高,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跨区域治理,也要关注区域协同。跨区域治理过程中应综合考察沿线区域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完善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团体、企业之间的协作联动网络,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最终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区域内优势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艳萍 《现代商业》2007,(10):134-135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下,加强区域间的互动合作,加快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和谐态势和完整结构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博弈理论,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我国区域之间采取不合作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改革前后的地方政府竞争在竞争的形式、内容和目的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改革之前也有分权,但是只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之后的分权才真正产生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竞争的行为。这也充分证明了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