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界     
《新经济导刊》2011,(12):82
手机视频成移动互联网金矿手机视频领域被认为是未来的一大金矿。在刚结束的上海三网融合展移动互联网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电信、激动网、法国电信及创新工场等多家企业的高层分享了对移动互联网的观点,一致表示对手机视频前景看好。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量达到94008.5万,3G手机用户总数当前为9400万,占总手机用户10%,3G网络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大学校园信息发布系统已逐渐不能满足信息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随着3G、4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设计并实现了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新型校园信息发布平台,以此能够很好地解决原有校园信息发布系统依靠短信和传统互联网,使用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信息到达不及时和反馈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我国手机动漫作为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新兴动漫形式成为3G时代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虽然有数量众多的潜在用户和政策的支持作为保证,但我国手机动漫仍然面对着很多问题,如产业链不完整、内容缺乏竞争力、运营模式有待改进等.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手机动漫应当联合网络等多种媒体,通过运营链条的完善和品牌影响的拓展来推动我国动漫产业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手机支付商业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的大规模商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取得飞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已成为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新应用,它将移动的灵活性和电子支付的便捷性相结合,将是未来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领域。本文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当前主流的几种手机支付商业模式,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6.95亿,占比至95.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从2006年至今,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从10.5%飞速增长至53.2%.并且由于3G网络的普及和4G网络的引入,加之无线网络接入的技术日益成熟与上网费用的不断降低,造就了移动电子商务出现的必然的历史背景.但是,移动电子商务这种爆炸性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难题,例如移动网络的安全性,并且随着网络应用商店的不断更新,用户移动终端的局限性势必会阻碍移动商务的发展,因此,要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手机互联网上的新浪",这是3G门户网(wap.3g.net.cn)公关经理向记者介绍他们网站时说的第一句话.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是互联网的媒体大平台,新闻资讯中心.那么,3G门户也要成为手机互联网上的新闻资讯中心吗?还是像网易这样苦练游戏内功,像TOM这样专攻娱乐?  相似文献   

7.
3G时代下的手机广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告市场将在3G移动通讯事业和三网融合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这种基于3G技术的手机广告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当前无线手机广告市场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3G时代下的无线广告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雪娇  刘一煊 《经济》2021,(2):36-39
2013年12月中国互联网正式迈入4G时代,除了手机上网速度快了,似乎也没想到4G确切能带给我们什么.但是随着它的普及和发展,我们有了实时导航、移动支付、在线观看高清视频以及网络直播.这时我们看到,4G改变生活.2019年6月,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是一次科技变革,又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除了5G会让我们的手机传输...  相似文献   

9.
尽管3G还未真正到来,但3G手机应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各种服务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3G网络的逐渐铺设并完善,手机厂商纷纷推陈出新,各种应用特色的手机进入市场的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除了手机厂商,内容供应商、网络运营商、信息或WAP通道商及移动程序开发商,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场饕餮盛宴中.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的即时通讯服务就是在传统的基于Web通讯系统的基础上,把手机的短信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使用户通过手机终端,也能够方便地与他人以短信、移动互联网来进行即时的信息交流.它突破了传统Web界限,把即时信息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面,同时用户通过短消息或移动互联网,实现更及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3G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一种更为便捷的交易终端。手机支付在支付方式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的消费,为人们在商业生活中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手机支付的使用意愿还存在着一些顾虑,对于手机支付的理解还不明朗。目前,国内手机支付产业尚处于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并行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G”的足迹     
G是英文“Generation”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代。从1G到4G,是通信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某业内人士用手机功能的变化来描述这几代通信技术的特点: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电话通信+接收数据;3G,电话通信+快速上网;4G,电话通信+更快速的上网。其中,1G时代的典型产品是大哥大,只能用来打电话;2G时代手机增加了发短信、彩信,下载彩铃、游戏等功能;3G时代手机上网速度更快,可进行可视视频、流媒体、6PS、在线直播等;4G时代,用手机就可以实现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功能。1G、2G的时代已经过去,3G正当时,4G正在悄然逼近。  相似文献   

13.
当初发展3G的思路,是不是符合市场的需求是有问题的.3G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互联网是1994年才实现商业化,所以3G出来就是移动的宽带,是以ATM为基础的.等到它出来以后,互联网火了,它就想改,改成IP.  相似文献   

14.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随着中国电信“天翼”、中国移动“G3”、中国联通“沃·WO”等移动数据业务品牌的陆续推出,我国3G正式进入商用,国内移动市场进入“三国演义”时代.目前电信业的发展已呈现出语音业务逐渐饱和,多媒体业务快速发展的特点,增值业务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成为3G普及的重要推手,将吸收更多的用户体验3G.不少分析机构和专家表示,未来移动通信行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自增值服务,即移动数据业务.3G移动业务将成为运营商争夺市场的一个新机会.  相似文献   

15.
手机视频领域被认为是未来的一大金矿。在刚结束的上海三网融合展移动互联网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电信、激动网、法国电信及创新工场等多家企业的高层分享了对移动互联网的观点,一致表示对手机视频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通讯运营商们苦等多年的3G移动牌照终于下发,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正式启动后,3G迅速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热门词语之。3G手机究竞什么样?3G究竟会为我们的通信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3G会对我们的产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业务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发展迅猛,如何利用移动增值业务拉动3G用户的发展和增加业务收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重点从转变增值业务发展内容、调配智能管道、搭建全业务平台、完善智能终端几方面论述现阶段增值业务的发展,带动收入增长和用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金  曹雪莲  喻平 《时代经贸》2012,(10):71-72
随着全球3G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3G牌照的发放,通信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加速融合的情况下,我国规模庞大的通信消费群体对3G认知与需求也将迅速提升,从而可以成为挖掘空间最大的3G消费群体。在此背景下,论文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影响消费者3G消费决策的因素,结合国内外及广东3G发晨现状,提出了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心理因素与消费者个人特征包括消费者个人属性、3G消费需求、个人爱好、感知风险,消费者所受环境影响等三大因素对消费者3G消费决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兼建议。  相似文献   

19.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移动通信(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移动通信(2G) ,第三代移动通信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本土通信市场上, 3G作为下一代商用的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近。3G对原有的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现实业务的冲击,都让运营商不得不高度重视3G市场,并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自身的3G发展策略。本文从目前的固网运营商及移动运营商各自的优势,对3G业务、用户市场的粗浅分析中,力求得出固网运营商可能的3G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3G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3G牌照的发放,通信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加速融合的情况下,我国规模庞大的通信消费群体对3G认知与需求也将迅速提升,从而可以成为挖掘空间最大的3G消费群体.在此背景下,论文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影响消费者3G消费决策的因素,结合国内外及广东3G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心理因素与消费者个人特征包括消费者个人属性、3G消费需求、个人爱好、感知风险,消费者所受环境影响等三大因素对消费者3G消费决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