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葛滢滢 《新经济》2014,(4):67-6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政治期待,民生问题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政治问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不能脱离民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于民生政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为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指南和遵循。对于江南发达地区来说,要以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导向,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彻底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  相似文献   

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职能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突破口,保障改善民生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价值坐标。文章从转变理念,服务人民;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三个方面探讨民生导向下政府职能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很多,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方面。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关系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会议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就为今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文化、社会稳定等民生领域,注重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吕毅 《经济师》2011,(9):55-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干部创新能力是一种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做出新成果的能力。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要通过优化创新环境,破解不敢创新问题;树立创新理念,破解不愿创新问题;加强学习培训,破解不会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子化既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也是政府所面临的一种行政环境。电子化环境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适应电子化环境下的政府工作转型奠定基础;二是要完善社区信息网络,改善城市基层社会的电子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14,(16):60-61
龙岗区总面积387.53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109个社区,117个居委会,全区实际管理人口近400万,其中户籍人口43.41万,流动人口330.68万,常住人口194.47万。龙岗作为全市行政大区、人口大区,把加强社会建设作为推进特区一体化、改善城区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龙岗区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两大领域为着力点,以“风景林工程”和“织网工程”两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加强金融领域的社会管理,才能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关系。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关系,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线.从民生金融、金融消费者保护、支农惠农、中小投资者保护和金融监管方面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这种客观现实突显了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目前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是政府单中心社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管理科学化的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突出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在平等的平台下通过沟通与对话,相互协商合作解决社会问题,重点加强在社会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层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民生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位一体”放置在同一地位,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十七届三中全会也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基层问题。可见党能够正视并更加重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民生的概念在不同社会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自国家起源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经济的规律,是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本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是改善民生的目的,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3.
严寒 《时代经贸》2014,(6):193-194
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提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事实上,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绝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情,就公众而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既关系公众,也需要公众参与。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文化,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客忽视的问题。那么,“公众参与”在二者不同条件下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转化呢?本文对此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郑伟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83-185
今年两会指出今后要更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达到“最好行政”的目标,实现科学、合法、合理、有效的管理,关键是加大市场竞争机制自行调节以及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因为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没有形成,使社会管理水平低下亟待提升,非营利组织既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不仅是形成社会多元治理的关键,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5.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加强和创新共青团的社会管理工作是事关党的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时期的共青团在加强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却面临了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如何加强新时期共青团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广大共青团组织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加强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谈到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时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就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对于加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绩效管理,既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又是新医改政策加强公立医院监管的重要措施。运用好绩效管理可以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和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医院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徐向林 《江南论坛》2014,(10):36-38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区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基层工作的基本单元;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也是直接反映社会服务需求的窗口;既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阵地,也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基层终端。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  相似文献   

20.
《江南论坛》2013,(11):F0003-F0003
为保障民生幸福和创新社会管理,江阴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强化民生保障,低保标准提高至530元,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8525万元、慈善救助金5680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重点优抚对象补助金3766万元,实施自然灾害民生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