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     
《上海国资》2012,(11):8-8
危机时刻看管理 伴随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由此步入了“低增长、高成本、高风险”的“两高一低”时代。  相似文献   

2.
编读·传媒     
《上海国资》2012,(11):8-8
危机时刻看管理 伴随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由此步入了“低增长、高成本、高风险”的“两高一低”时代。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国经济出现10个重大变化:经济增速放缓超预期;消费成增长主要动力;企业利润整体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股市持续萎靡下行;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经济区域结构调整加速;外商投资增速放缓;人口和资源红利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4.
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公共部门需求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经济增速高峰下滑,欧元区则从衰退泥潭中蹒跚恢复.但可喜的迹象是在私人部门需求保持强劲的同时,随着财政整顿步伐的放缓和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活动已开始重新加速.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速在下滑后开始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动态则继续分化,发达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符合预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实际经济增速则低于预期.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导致今年三季度PE市场环节中的“募、投、管、退”深受影响。尤其是“募”“退”现金环节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形。出于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消退,活跃度逐步下滑。今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企业IPO融资规模降至两年来最低点,海外融资降至冰点:PE投资也呈现增速放缓态势:新募基金数量冲破历史高点,但按月看募资规模连续下降,预计未来PE市场将呈现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现已波及全球,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领域,且影响会呈链条传导.中国经济处于内外双重困难夹击之中.电力作为基础性产业,由于受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社会用电增速下滑,电力供应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必然会影响到电力企业,对电力企业的经营将形成巨大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王杰 《浙江经济》2014,(20):18-20
随着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期平稳步入中速增长期,浙江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增速放缓意义上的“新常态”并不意味着浙江经济发展已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对浙江经济而言,必须主动适应增速放缓这一新常态。以最快速度和最佳状态进入结构调整和改革攻坚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我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我区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异常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区国有企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困难.生产经营增速明显回落.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急剧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减利和亏损企业增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短期债务增长过快,债务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不能由此断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如果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急剧下滑相比较,这一轮经济减速要更加缓和。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8%,以后逐季放缓,到2009年一季度急剧下滑至6.6%,7个季度下降了8.2个百分点,而这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5,(26):12-13
雷曼兄弟最新一期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经济正在放缓,其中,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滑至8.8%,甚至更低。随着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适度放缓迹像,是时候思考一下前一阶段“中国繁荣”的问题了。称它为问题,是因为繁荣背后脱离不开中国的金融现状。China Economic Quarterly主编Joe Studwell认为,这场最新的“中国繁荣”其实是由信贷失控推动的。  相似文献   

11.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至今对世界各国仍有深刻影响.2012年上半年,虽然使出全身解数,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仍普遍放缓.如果考虑到欧债危机的冲击,201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从趋势上看,全球工业增速将有所下滑,欧元区经济体会进一步下滑寻找底部,美国、日本的发展态势不明朗,而其它新兴市场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4,(8):50-52
正中国经济崩溃难以避免的说法站不住脚经济学家林毅夫7月11日为人民网撰文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在于外部周期性因素。出口增长大幅下滑是中国经济由高增速降为中高增速的重要原因。中国确实需要调整增长模式,从出口拉动型增长转为内需拉动型增长。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必然存在共同的外部原因,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增速下滑。而且比较来看,中国的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国家。所以,那种认为2010年以来的增速放缓是由中国经济内部结构性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必然崩溃的观点,显然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11,(6):77-77
美国商务部4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年率增长1.8%,低于去年同期近2个百分点,商务部说,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口增加较快出口增速下滑;消费支出增速放缓;政府支出增速放缓;商业投资增速放缓。其中,能源、食品价格迅速上涨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叶春华 《宁波通讯》2012,(11):21-21
随着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增速下滑。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和绿色新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工业强省”、“工业强市”的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宁波工业经济发展该如何脱离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项兵 《上海国资》2009,(4):40-41
2008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达国家或将陷入衰退。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得益于我们有着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世界经济怎么走?中国经济怎么走?迄今悲观看法多,乐观看法少。国际金融危机远没有见底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速还在下滑。中国经济能否抑制住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较快实现“软着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之势尚未缓和,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救急的措施是:减轻税收,投资拉动,降低贷款利率和实行金融创新,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远的考虑是:宏观经济应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为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航运"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物流方式,然而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放缓、贸易增速下滑等影响,全球航运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其国际表现为运力过剩、成本增加、风险虚高。而国内市场主要体现在"船舶代理"领域,存在市场混乱、管理不足、业务雷同、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弊端。"十三五",依赖中国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海外贸易开始重新复苏。同时,船舶代理行业通过完善治理,竞争力有所提升,但船舶代理企业仍然要进一步进行转型。本文研究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形态下船舶代理企业特征,提出实施转型战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越人 《上海经济》2011,(12):56-5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加剧,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而言,最直接受伤害的行业之一,莫过于光伏产业,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几乎都出现了经营亏损。  相似文献   

20.
韦明亮 《新财经》2004,(6):91-93
就在人们为中国经济如何“着陆”、以及经济发展放缓对国内企业会带来何种影响争论正酣之时,我们把一些经营视野立足全球市场,未来发展更多受益全球经济复苏的行业级领袖企业纳入了关注视野。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000039)正是这样一家雄心勃勃的领袖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