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有】《说文》有字,从手从肉,字有(言为)变,未得正解。《说文》有字条云:“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无非有字之本义。《(扌鹿木)古录·藉田鼎》即《令鼎》。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以《令鼎》属周成王时器。当时为西周藉田制形成之初期。有字从手持耒者,谓有此而后获得农业生产物,此为造字之本义,(说文》失之矣。有司之司同祀或同嗣,为祀典与婚礼之主持人,故有司即族长,为主持农业生产的族长。《说文》谓司为“臣司事于外者”非是。  相似文献   

2.
    
广州人说人“愠怒”,常喻之为“嫼口嫼面”。“嫼”又写作“黑”,其实应以“嫼”为正字。作“黑”,容易与“入厨房,搞到黑口黑面”的“黑口黑面”混淆起来。《说文》:“嫼,怒也”。说人“嫼口嫼面”,是非常形象的,含怒的嘴,带怒的脸。  相似文献   

3.
    
广州人管“盖房子”叫做“起屋”,这个“起”字使用频率颇高,构词能力也强。探本溯源,它的这个含义来源已经很古了。据《说文》该字条下注释说:“起,能立也。”清人段玉裁补充注释说:“起,本发步之称,引申之训为‘立’,又引申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释名》说:“起,举也,平举体也。”这两书的解说和补注将本义和引申义都涉及了。那么,广州话谓“盖”为“起”,来龙去脉如何呢? 原来“起”由本义引申为“卧而兴”,如《孟子》:“鸡鸣而起”。再引申为“兴起”,如《吕  相似文献   

4.
    
广州方言形容稀疏,通常用“秝”字形容,例如“疏秝秝”。郎击切。“秝”字是上古语词,作为稀疏意,它又通“历”。“秝、历”甲骨文中就有这两个字,《龟甲兽骨文字》、《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殷虚文字甲编》等都收有。由于“历”字通用开来,“秝”才逐渐废止。《说文》:“秝,稀疏适秝也,”段注云:“历行而秝废矣,从二禾,禾之疏密有章也。”《广雅》:“秝,疏也。”  相似文献   

5.
儿嬉     
广州话常用“儿嬉”形容办事马虎,不认真。“嬉”读如“希”。“儿嬉”普通话多说“儿戏”。今本《说文》无“嬉”字。唐·李善注《文  相似文献   

6.
    
字是粤方言里的常见字。翻开任何一部字典,字理所当然置于正字的地位。谁也不会怀疑它原来是个错字。字原来作“漖”。《玉篇》:“漖,水也”。《辞源》:"落,分支河道"。可见两字都指同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普通话所说的“脖子”,广州话叫做“颈”。这个“颈”字是广州话保留古汉语影响的一个例子。据《说文解字》:“颈,头茎也。从页,(?)声。”《广韵》说:“颈在前,项在后。”《广韵》的解释,即前人所说的“析言”(分析地说),如果笼统地说(前人叫“浑言”),颈和项都是指脖子。所以《左传·囊公十八年》原注说:“颈之与项,亦一物也。”“颈”,可以用于人,指人的脖子,如《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又如《荀子·强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歹勾)(刎)颈  相似文献   

8.
A: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出现.新概念也不断地闯进人们的生活。比如健美、打的、卡拉OK、MTV等等,最近“纳税”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事。B:严格地说,纳税其实不是“新概念”。据《史记》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贡赋就是指的税赋,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的夏代在我国已出现了税赋。在《通典·食货四·赋税上》中则说:“禹别九洲,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规定更为详细。我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新上台的所谓贤君明主无一例外地都是把革除苛捐杂税,实行轻缓薄赋,休养生息作为稳定政权和统治的国策。A…  相似文献   

9.
    
用语言软逼,说服,或者追问不放,广州话称之为“鞫”,读如“谷”。例如:“佢唔去都要鞫佢去”(他不去都要说服他去)。“鞫佢讲出嚟”(逼他讲出来)。广州方言的“鞫”源出古汉语。《尔雅·释言》:鞫,究、穷也。”《集韵》训“”引《说文》云:“穷理罪人也,亦作鞫。”《汉书·车千秋传》:“虽然,巫蛊始发,诏承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宋书·夏守恩传》:“其子元吉(守恩之子)通赂遗,市物多不予直。定州通判李参发其赃,命待御史赵及与大名府通判  相似文献   

10.
我在1979年第2期《财务与会计》上发表《记帐方法没有阶级性》一文以后,有着两种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志来信说:文章“进发出许多年来会计界很大一部分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心声”;有的同志来信说:文章“直言不让”,“看后很兴奋”。叶荫松同志在1979年第8期《财务与会计》上发表《记帐方法有没有阶级性?》一文(以下简称“叶文”),认为记帐方法有两重性——阶级性和技术性,与我商榷。我读了叶文以后,依旧认为记帐方法没有阶级性。因为叶文的那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新近,周厚强同志的《秦士伍的身份及其阶级属性辩析》一文,对秦“土伍”的身份和阶级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士伍”仅仅是指“尝有爵而被夺去爵位的人”。笔者认为周文的立论和取证都是可以商榷的。 一 史书上有关“士伍”的记载,最早的见于《史记·秦本纪》:“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如淳注“士伍”说:“尝有爵而以罪夺爵,皆称士伍。”《史记·白起列传》对此事的记载类《本纪》,然未作注。较迟的见于《汉书·景帝纪》,“吏迁徙罢免,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土伍,免之。”李奇注云:“有爵者夺之,使为士伍,有位者免官也。”颜师古则注说:“此说非也。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谓之士伍者,言从卒之伍也。”又见于《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棘蒲与侯太子奇谋反”。  相似文献   

12.
    
广州人把“狡诈”称为“奸鬼”。例如:佢正奸鬼友嚟嘅。把幽默风趣称为“鬼马”。例如:你真鬼马。“鬼马”有时也指“狡猾”。其实,“鬼”应当作“宄”。《说文》:“宄,奸也。”《书·尧典》:“寇贼奸宄”。广州话“奸宄”一词盖源于此。  相似文献   

13.
说他是官 ,一点也不假 ,正在位上 ,承德市劳动局副局长 ;说他是学者 ,也名符其实 ,从 1 993年以来 ,他围绕分管的劳动业务 ,进行了多个课题研究 ,写出了 1 0余篇劳动科学论文。这些论文先后在《求是内部文稿》、《中国劳动科学》等 2 0几个国家级、省部级、报刊上发表 ,多篇在全国会议上交流、获奖。《面向就业市场办学 ,增强技工学校活力》一文 ,获“1 999年度全国职业培训教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中国职协 1 999~ 2 0 0 0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解决五个问题 ,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走出困境》一文 ,在于光远同志牵头举办的“全国…  相似文献   

14.
诚的原意是真实客观,无妄无欺。宋朝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早在《诗经》中记载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故许慎《说文》曰:“诚,信也:信,诚也”。春秋战国时期,诚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论述。孔子把信列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宽、信、敏、惠)的组成要素。西汉的董仲舒将信用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古老的中国,诚信就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许慎《说文·贝部》记载,“赀,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汉律:民不徭,赀钱二十二即夷切。”以为“赀钱二十二”乃“二十三”之误,并引《汉仪注》及《论衡·谢短篇》论曰:“然则民不徭,谓七岁至十四岁,赀钱二十三者,口钱二十併武帝所加三钱也。”今本《辞海》似乎也是采用段玉者裁的解释,在“赀”字条目下,径云:“赀,汉代对未成年人所征的赋税。《说文·贝部》:‘汉律:民不徭,赀钱二十三’。参见‘口赋’。” 段玉裁对汉律此律文的解释似不确,因为“赀”,许慎释为“小罚以财自赎”,故“民不徭,赀钱二十二”一言中的“赀”,也应属于罚钱范畴。既然是罚钱,就不可能指尚未承担国家徭役的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而是指应服徭役但又未能亲往践役者。  相似文献   

16.
《辞海》“四部”释义说:“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西汉刘歆《七略》分图书为七类,晋荀勖《中经新簿》始改为甲、乙、丙、丁四部,亦即经、子、史、集四类。”实际上,荀勖不能看作四部分法的创始人。陈秉才、王锦贵著《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说:“第一次为史籍设类的是魏郑默所作《中经》,郑氏仕魏为秘书郎,其作实为  相似文献   

17.
近见讨论市、市井、市肆的文章,很有意思,因而也来谈几句,还是从这些词的本义谈起,才能将问题说清楚。先说市。什么叫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策五篇下释市(,金文作等)字说:买卖所之也。市有垣,从,象物相及也。古文及字。省声。清人段玉裁对市字的注说:《释治》曰:之(即市字的上部),往也。《古史考》曰:神农作市,本《系辞》说也。《世本》曰:祝融作市。这里将市字的形、声、义三者都说清楚了。首先,指明市为买卖场所,做买卖必须到此。其次,表明市有一定范围,用垣即围墙围住,故用以象市的所在。用上表示前往,用表示…  相似文献   

18.
(十六)“五一”节快到了.我到北京已十多天了,学校工作很多,想节前回校.我向西光同志谈了想法.杨西光同志与我作了一次长谈.他说:“文章已改得差不多了,你要回去也可以,下面就交给中央党校的同志帮助作点修改了.”杨西光同志很真诚,与我谈了很多.他说:“不久前,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杨西光同志‘文革’前是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学习结束时,胡耀邦同志找我谈话,要我到《光明日报》工作.耀邦同志说,北京四大报刊,二比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是积极揭批‘四人帮’,推动拨乱反正的,《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是执行‘两个凡是’的,现在要你去《光明日报》工作,就是要去改变《光明日报》的面貌,把二比二变成三比一”.他又说:“《光明日报》改变面貌,要抓文章.他们给我送来了你的文章.我看了文章.内容很好,很重要,放在哲学版可惜了,要放到第一版去.《光明日报》改变面貌就从这篇文章开始.”  相似文献   

19.
王俊锋同志在题为《“差额控制”与货币供给》一文(见《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中提出:在现在实行的“差额控制”货币供给制度下,“信用膨胀是这种货币供给制度的必然产物”。这就是说,“差额控制”必然产生信用膨胀。我认为:这一观点不仅在理论上说不通;而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并非必然如此。所谓信用膨胀,实际上专指银行信用。这里有必要先明确它的含义。对于什么是信  相似文献   

20.
王彦荣 《时代经贸》2008,6(8):31-36
近期,美国国际经济问题研究所伯根斯滕在《外交》杂志上发表《平等伙伴关系——华盛顿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挑战》一文,再次公开提出“两国集团”(G2)观念。“G2”观念的提出,将中国由国际经济体系的“参与者”提升到“领导者”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部分人士对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视,但从实质上来讲,“G2”与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