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Tobit面板模型,选取了2005—2013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笔者通过随机前沿法(SFA)估计出银行的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银行发展同业业务对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都有提升,但在不同时期和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影响效果存在差异。2005—2009年,无论是同业资产或同业负债业务对银行成本效率、盈利效率的提升作用都有限。2010年之后,同业负债对银行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作用。不同规模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大型银行在2009年前后同业业务的发展对效率提升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中小型商业银行在2005—2009年,无论是同业资产或同业负债业务都对银行成本效率、盈利效率提升作用有限。而在2010年之后,同业负债业务显著提高了银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测算2005-2011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不仅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贷存比、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作用显著,而且在影响程度上,贷存比的作用高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选择地优化这些变量,进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顾锋  邸强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6):116-1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0年到2002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测量。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成本效率差异显著,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约18.03%的成本是浪费的。在成本控制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约有16.83%的成本是浪费的,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约有20.95%的成本是浪费的。因此,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变化。基于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15家主要商业银行为例,本文采用关于投入-产出变量选择的两种模式,分别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变化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特别是在2008—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生产效率水平得到了提高,其全要素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本文还对国家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两类银行的效率和指数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吕品  文英 《经济前沿》2010,(5):136-143
本文采用SFA方法,针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段时期内的成本效率。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总体在不断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提高更为明显,各年度股份制银行平均成本效率高于国有银行,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迟国泰  孙秀峰  芦丹 《经济研究》2005,40(6):104-114
基于随机前沿法原理,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本文评估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998—2003年间的成本效率情况,并按考虑贷款产出质量的2003年成本效率情况对各银行排序。实证研究结论为(1)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的成本效率并不很差;(2)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处于上升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保持波动攀升趋势;(3)贷款产出质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产出质量时,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明显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我国117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法探讨非利息业务与银行效率的关系.第一阶段采用随机前沿法测量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第二阶段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普遍高于利润效率;银行效率测量中不考虑非利息业务产出导致银行效率明显低估;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近年来均有所提高.其次,非利息业务发展并未提高银行效率,反而显著降低银行效率.最后,本文将非利息业务拆分为佣金手续费业务和交易业务,发现佣金手续费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积极效应,而交易业务则带来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仲深  王春宇 《技术经济》2012,31(1):101-106
利用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幅度较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升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对数成本函数方法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4-2010年的成本非效率、规模经济及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略微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追求规模经济方面差距不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好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扩大产出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很小,今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非效率,二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率.  相似文献   

10.
李勇  王满仓 《经济评论》2012,(2):116-126
鉴于资本监管、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在Li和Wang(201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坏账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生机制,并得出研究命题:坏账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和非对称效应。根据上述研究命题,利用商业银行1998-2010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证实了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商业银行效率的非对称效应。上述研究事实表明:过分强调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是不合适的,其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但同时也会带来"利润创造能力"的减弱。因此,合理的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才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MEL评级体系选取用于测算银行成本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8—2014年中国65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分析了3个投入分解项的实际投入量与理想投入量的差异,并根据DEA方法中的规模报酬判断定理分析了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相对较高;从投入分解项看,成本效率低下主要源于中间业务收入投入无效,其次是利息支出过度消耗;2008—2014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年均值最高,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最低;成本效率高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状态,成本效率较低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成本效率介于两者之间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12年22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SFA技术实证分析了所选银行的经济效率值,选取的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农村和外资商业银行等类型。为考察所有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以税前利润收入和贷款净额分别作为产出指标建立模型。并对低效率残差项的不同分布假设的精度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模型。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所选银行中,外资银行效率水平最高,地区性商业银行效率值最分散,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较集中,普遍位于0.8左右,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最低。最后,针对不同所有制银行的特点,提出提高其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及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两方面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1-2008年经营效率进行的考察,发现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在54%~69%之间)明显低于成本效率(在73%~89%之间);而存贷比率、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市场集中度是影响银行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要切实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必须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两方面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银行效率反映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是最具综合性的银行业绩评价指标.商业银行效率包括规模效率、范围效率、X效率、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本文对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我们看到,我国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谭燕芝  许明 《经济经纬》2012,(5):112-116
笔者通过对16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银行经营效率与高管薪酬、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的概率单位模型。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提高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不高。以2005~2013年的数据为例,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其间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论述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因素主要有银行产权结构、金融创新、资产配置、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人力资源配置。提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了在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方面常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修正模型——DEA交叉评价模型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2005-2008年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九家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值进行估算。估算过程使用的是MATLAB7.0软件,并在文中详细表示出具体程序。估算的结果表明,国有银行效率的平均水平低于股份制银行效率的平均水平,国有银行的效率水平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的差距在波动中有缩小的趋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运用EMS软件对2004—2009年14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分析,对其均值进行排名;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对银行效率进行分解研究,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效率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而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可见,四大国有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2004—2009年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但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受美国金融危机全面升级所导致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衰退的影响,经营风险加大,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首先,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的规模、资本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建立模型。其次,以2006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最后,得出产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由分布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银行业高速发展,如何提高银行绩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前沿分析方法中的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DFA),对我国8家商业银行2000-2005年的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非国有银行的平均效率略高于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