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东外贸的发展危机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田姣 《当代经济》2010,(12):134-136
尽管广东外贸一直保持着全国1/3的比重地位,有着总量上的优势,但是广东经济在危机中所遭受的重创、在与长三角对比中所表现出来的弱势,均揭示了广东外贸乃至经济发展模式自身的缺陷.这种依靠低成本投入的粗放式发展,在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终于变得岌岌可危,"本田罢工"事件、富士康搬迁事件便是对广东长期以来所依赖的这种发展模式的挑战,也是对其迫切需要转型的警示.本文从广东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生动力的不足入手,指出其转型的紧迫性及正面临转型临界点的关键时刻,最后结合广东外贸发展实际提出转型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楚 《广东经济》2015,(3):26-29
广东应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增长动力机制,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规则话语权。这对提高广东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推动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当烈,新贸易保护层出不穷,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些都给广东外贸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市场需求萎缩、新贸易保护主义泛起的情况下,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找不到出路,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关系广东外贸发展全局的唯一战略选择。广东外贸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推动广东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广东进口、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度出现了"双降",这是广东外贸近十年来罕见的严峻形势,已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发展广东服务贸易提升产业结构和国际经贸产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向来是外贸大省.服务贸易已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的重心,但广东的服务贸易却一直滞后于货物贸易.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与问题,旨在提出发展服务贸易对新形势下广东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外贸出口发展很快。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广东外贸大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制约90年代广东外贸的进一步发展。症结之一:外贸出口的持续高速发展与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广东外贸要持续获得稳定发展,需要抓紧一些重要环节,合力实现新的突破,从而形成广东对外贸易新的核心竞争力。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东对外贸易随逐步进入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广东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征一、外贸行业进入低速增长通道。据海关统计,2014年广东全省外贸进出口6.6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2.5%,同期全国增长2.3%,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5%。其中,出  相似文献   

7.
肖营 《广东经济》2016,(11):62-66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创新出一种崭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其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介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广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指出广东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广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我国对进口关税进行了一系列新的结构性调整。这是我国外贸政策调整和转变的一次具体表现,从我国外贸战略角度看,贸易平衡发展和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晦的紧迫任务。本文收集近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及其对广东经济贸易的影响,首先是对近年来我国关税调整政策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炼了关税调整政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征,进而分析了这一系列调整对广东的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增长和发展转型所造成的影响,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而我国传统外贸产业呈现下滑趋势,跨境电商作为新的外贸增长点正改变着我国传统外贸行业的发展格局.为此,本文研究了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两者的运营模式,并提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是可行的.结合两种运营模式,分析出最适合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已进入到世界贸易大国的行业,在国际经济贸易舞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已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外贸发展模式。然而,当我我国诸多的确的外贸模式与国外相比还属于粗放型经营,不论是产品竞争力还是企业竞争力均存在不足。本文就我国主要的外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并就其中某一模式的转型发展加以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中国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在政府对外贸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加快筹建区域性外贸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外贸参与主体要积极提升电子商务外贸业务能力;第三方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要不断创新商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一大批外向型企业也由此发展壮大起来。可以说,广东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危险,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广东是受到影响最为直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开放经济是广东发展的重要推力,从改革开放开始,广东不断优化和提升外贸结构、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层次,并初步建立支撑开放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长期以来,广东凭借开放早、基础实等优势稳居中国外贸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3,(3):37-37
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1月份该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猛增逾五成,同时这一中国最大的外贸省份的贸易伙伴排位也发生变化,东盟取代欧盟成为1月份广东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原广东的第五位贸易伙伴日本被韩国和台湾挤下,排在第七位。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51.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长53.9%,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5%;其中1月份广东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42.1%、74.2%。1月份广东外贸顺差1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和外贸第一大省,如何选好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对支撑全国成功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本文围绕构建新发格局分析了广东的优势以及在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上的劣势,并从需求、供给、区域、市场机制和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从而打通阻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淤点和堵点,畅通经济循环,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广东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广东GDP超过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44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200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依赖大规模外来投资、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GDP增长96倍,年均增长13.4%,目前,广东GDP、财税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大致上经历了进口替代、混合结构、激进的出口导向以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外贸战略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的选择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对外贸易一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为强势的力量。但我们在分析外贸发展战略时,主要都是从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出发,而较少考虑中国内部存在的差异性。实际上,"非均衡"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忽略这些差异的存在,会影响我们做出科学决策。本文力图通过对"外贸依存度"、"外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区域内进出口总量分布"以及"出口产品结构"等一系列重要指标的测算,阐明目前中国区域间外贸发展水平存在着重大差异,应该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区域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是联系内外经济系统的重要纽带之一,工业化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开放经济则将二者自然、必然的联系起来。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广东与浙江无论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及工业化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相关战略的实施,外贸规模、结构、贸易形式与外贸经营主体及至工业化水平,均反映出粤浙两省外贸与工业化存在的诸多差异。对这些差异系统深入的分析,必将有助于对外贸与工业化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两省经济及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有所裨益。粤浙贸易—工业化战略执行情…  相似文献   

19.
孙小勇 《经济问题》1992,(12):55-57
山西作为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发展外贸较之于沿海有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外贸的战略模式,以此来促进外贸的健康发展。 一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外贸出口的战略模式可供选择的不外以下几种: (一)传统产品出口战略模式 一般来讲,这一战略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引导经济增长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层面、贸易国别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及产品类别层面对200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外贸增速虽然在总量上持续低迷,但在其他四个层面却表现出有升有降的不同特征。综合看,我国外贸增速下降并非单纯受周期性因素影响,也与结构性因素变化有关,并且结构性变化趋势表明我国外贸发展呈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态势。伴随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外贸发展进入新阶段,外贸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摒弃以往"唯增速论"的发展理念,转向"以质取胜"的发展模式。立足现实比较优势,构筑新型比较优势,不仅是实现我国外贸发展提质增效的需要,也是应对外贸增速下滑从而稳定外贸增长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