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钦妹 《发展研究》2004,(10):31-3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缓慢。由于外部和内部某些力量的作用,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制约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各个层次的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外众多学者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商业周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增长等角度深入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这些研究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但也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效应的分析。系统梳理国外的研究概况,对中国的区域合作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就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等,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一体化速度和程度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基于理论及实践的分析,认为,体制与机制障碍严重牵制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如果能在一体化制度方面有所创新,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必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当代经济》2011,(18):104-10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它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  相似文献   

5.
李若晶 《经济问题》2006,(12):73-7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主权国家职能的独立与完善关系紧密,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与欧洲一体化及拉美一体化实践的分析,论证了只有主权巩固和经济职能完善才是国家联合发展、进行自主性安排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这一思想对中国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并存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域相邻近的两个以上国家,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经济联系愈紧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间谈判并以签署协定形式,相互采取比区域外国家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贸易投资政策,并在体制框架和调节机制上结合成为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经济集团.其组织形态有南南型、北北型及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与其他地区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展不大,真正称得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只有东南亚国家联盟.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对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国际化生产、直接投资、贸易等活动大大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丛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一体化浪潮的进一步推进,东亚各国抓住机遇,加强内部经济往来,不但促进自身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从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中国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领导者理论的三个标准提出了中国将成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导者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广西全区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广西全区划为四个经济一体化区域,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对广西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将具有重要意义。一、广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2012年珠三角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后,下一步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来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推进璩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总部经济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它是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双重推动下,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为了推进区域性国际进程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现在存在的很多重要性的区域组织基本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对于一个国家的经贸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必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进行研究与探索,并且寻找到合理的实现路径才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地为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经济当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要求各省区联合起来。构建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地缘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等是东北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保障。要实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要实现组织制度创新;二是体制创新;三是模式创新;四是驱动模式转换:由政府推动型为主转向经济促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汪占熬  陈小倩 《经济纵横》2012,(10):110-11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推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重点放在空间经济学作为指导理论之后的最新进展上,并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以期对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在亚洲兴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南亚经济合作区等在亚洲地区出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掀起了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热潮,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目前,亚太区域合作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以双边区域贸易协定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强。笔者分析当前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基本状况,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探析中国应采取哪些策略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产业梯度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从国内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提高,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发展阶段: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各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的区域经济一  相似文献   

19.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区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1.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3.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4.开展地区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客观上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开展地区合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1.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2.优势互补、合理交换的原则3.企业为主,市场推进的原则4.分ie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推进地区合作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