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5S):40-43
有人说山东“家家悦”从计划经济时期全省糖酒行业最小的二级批发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连续七年稳居“中国连锁业五十强”的大企业是一场“神话”,但“神话”的背后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流通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居于产销中间环节的国有糖酒批发企业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国有糖酒批发公司处于经营萎缩、效益滑坡的困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机制,寻求新的出路,彻底转换国有糖酒批发业态,必将成为国有糖酒批发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本文试就国有糖酒批发企业的业态转换,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铁链 《糖烟酒周刊》2005,(2):B020-B021
王经理1982年进入商海,最初从事烟草批发,1997年转行做糖酒。进入糖酒批发行业以后,王经理一直想寻找一个产品来作为自己的主打品牌。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考察和酝酿,终于决定选择“雪津”啤酒来作为自己的代理品牌,并决定把它打造成自己众多代理品牌中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4.
我国批发业的发展经历了由“清晰”到“混沌”的两个发展阶段,最终回归“更高层次的清晰”将是唯一和必然之出路。“清晰”阶段主要指计划经济时期,该阶段批发业主要特征是批发层次分明、渠道清晰、交易规范、价格清楚、从业者清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批发格局被打破,批发主体多元化,批发渠道复杂,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有商业批发企业经营发展的五大趋势魏五州我国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大部分是在五十年代为适应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按照行政区划和经营分工的原则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四十多年来,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的“蓄水池”在支持和促进生产发展,保证市场供应,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6.
黄芩 《糖烟酒周刊》2007,(11):120-121
“老徐,酒品如人品,是个卖名酒的硬汉子”。在济南白酒圈,人们通常这样评价徐天忠。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山东省糖酒茶叶公司,到现在的鲁糖酒业公司,徐天忠卖了十八年酒。  相似文献   

7.
陈久 《上海商业》2007,(7):18-21
上世纪90年代是“老庙黄金”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开设直营连锁、办厂经营、产品批发等途径迅速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在设计、生产、零售、批发的基础上涉足黄金珠宝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参与黄金、铂  相似文献   

8.
开展连锁经营的做法及思考唐光华,谢小玲1994年丹江口市糖酒副食品公司针对顾客在批发业务科购货手续繁多,花费时间长,且不能直接与商品见面的问题,在公司大院迎街仓库腾出三间房改造成批发自选门市部,利用废旧柜台稍加改造,因陋就简开张营业。实行“批发价格,...  相似文献   

9.
朱璇 《江苏商论》1998,(3):23-24
<正>连云港百货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二级批发企业.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国有批发企业陷入了困境.表现为:一是企业经营规模萎缩;二是企业增本减利因素大幅增长;三是企业存量资金结构不合理,历史包袱沉重.1994年我站清产核资有问题商品及应收呆帐达1250万元.针对现状,站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步伐,以提高资产营运效益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风尘仆仆的陈东生刚刚从弥漫着酒香花味的成都糖酒会上赶同来,“中国第一会”的糖酒展示会历来是糖酒行业的指向标,名为展示会,其实是每一个糖酒企业“亮剑”的时候,这里的斗争丝毫也不逊于刀光剑影的沙场。作为汝阳杜康酿酒集团市场部经理,陈东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陈东生此次成都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广汝阳杜康2009年新品,主攻高端市场的“中国酒之源”系列。  相似文献   

11.
陈云青 《上海商业》2001,(11):12-13
上海烟草集团宝山烟草糖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烟、酒及食品的批发和零售为主的宝山区大型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之一。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应是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讲话中提到,国营商业是主体,是主渠道,国营批发商业要掌握社会批发货源总量的百分之七十,方能体现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原则,起到保证市场稳定和物价稳定的作用。国营商业要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前提来考虑改革,本文就改革国营商业批发体制提出一些设想,和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作为流通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批发企业如何在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重振往日的辉煌,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当前国有批发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国有批发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大部分国有批发企业很不适应,危机四起,经营萎缩、连年亏损,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莫响 《糖烟酒周刊》2004,(5):J001-J001
春季糖酒交易会临近了,这几天不断接到朋友有关的电话。自以为糖酒交易会是行业里的盛会,虽说是盛会,其实静思也没什么;在纷纷扰扰、热热闹闹的背后或许糖酒会上演最多的就是企业烧钱、经销商“上套”的“惨剧”了。再进一步,企业烧钱也没什么,最惨的还是经销商“上  相似文献   

15.
三原县农机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依懒上级,职工吃大锅饭,盲目进贷,形成积压,滞销,淘汰,残次商品价值63万元;赊欠贷款,白条顶库,他人占用资金达40多万元。 九二年公司领导认识到企业效益低下,举步不前.除了外部条件外,主要原因是:包袱沉重,赊欠款太多,库存商品数量大。因此,决心“医治”困扰企业的主要“症结”。做法是:一、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1日上午。《糖烟酒周刊》杂志社主办的“2006年春季全国糖酒企业营销论坛”在四川成都总府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位糖酒厂商代表出席了论坛。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内蒙河套老窖酒业公司、泸州醇酒业公司、琼浆玉液酒业公司四家企业协办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北市副食品批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老企业,曾以蔬菜批发为主营业务。在上世纪,我们的市场,被上海市民称为“北市场”,可谓家喻户晓。但是,为了配合市政府对中心城区的总体改造规划.2004年蔬菜集闭将下属北市副食品批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北郊副食品市场有限公司合并(以下简称北市),蔬菜批发业务转移至靠外环线的江杨农副产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今明,山西太原副食批发企业,中国商业流通改革后最早进入该行业的私营企业,企业创始人李长征。1999年的今明:年营业额8000余万元,员工150余人,市场推广部门7个,大小汽车18辆,仓储能力2万多平方米。如今,今明的业务量只有3000多万元,批发门店减至2个,员工只有30余人。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次没有支撑点的跳跃导致了满怀憧憬的危险之旅,企业利用资金周转上的时间差把已经绷起的资金链拉得更紧,以致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型商业批发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本文谈点粗浅看法。一、大型商业批发企业原来的组织机构简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型商业  相似文献   

20.
《商界》2007,(2):46-46
中国企业天生有做大的情结,却鲜有廓清治理边界的关注。于是,我们在企业界不断看到神话上演:德隆、格林柯尔、斯威特、飞天……既然是神话,就必然要超越“凡界”,这在许多时候就让还是凡人的企业家鞭长莫及了。治理的边界,也就是神话终结的尽头。2006年,又一个神话破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