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和主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德育应为首。本从我国德育基础教育的现状,特点,论述了做好德育的基础教育工作,必须提高教育的自身素质,从小处着眼,坚持持之以恒,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让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着重把握好德育过程的互动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全面优化高校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德育环境建设实践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积极动力。因此,探究德育和德育环境的内涵,分析德育环境的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互动作用,结合实际理清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构成及其要素,可以使德育工作者在处理环境、教育和人三者关系中增强自觉性、自主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中逐步得到加强,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少令师生困惑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的质量,达到德育的预期目标,必须着力解决好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着重把握好德育过程的互动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全面优化高校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于人民的优秀人才,是高校德育的紧迫任务;引导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合理和谐的关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运用现代传播工具,提高德育的影响力,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儒家关于人自身及人与人关系的最一般的价值原则,其重视自省、慎独的德育方法,遵循知仁、求仁、成仁的德育生成规律,可以融通于我们当代德育中,为我们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在阐述了孔子“仁”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仁”的当代德育的内涵及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当前德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德育人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应该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更新教育方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对崭新的21世纪,高校德育应主动适应形势化,确立一个在本质上、时空上与改革开放新形势相同步的德育新视野。本从德育功能的多样性、德育目标的时代性,德育模式的开放性和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德育新视野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德育面临空洞、不贴近学生实际,德育效率不高,德育困难的局面,应通过改革,提高德育课程的作用,通过专业教育加强德育,建立德育长效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我国高职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