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是一个位于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市。农业是张掖绿洲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突破传统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洲现代农业,已成为张掖市绿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将绿洲农业理论与张掖市绿洲农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探求了张掖市不同生态区域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绿洲是干旱区所特有的地理景观,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绿洲农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绿洲农业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冶理,大力发展农业落后区域的特色农产品产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以缓解农民耕地资源的矛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干旱区经济的主体是农业,而绿洲是其载体.当前绿洲农业现代化还面临农民受教育水平低、资金短缺、区域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地域分布特征的制约等问题.实现中国干旱区绿洲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沙湾县绿洲生态农业开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绿洲农业是改造荒漠干旱特征形成的,要使其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建设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绿洲边缘绿色植被的建设,其次是大搞绿洲内部夹荒地的植被建设,第三是发展稳定的老绿洲内的高功能高效益的集约化农业,包括举足轻重的庭院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5.
新疆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绿州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光、热、水、土资源相互协调的地方形成的。河流沿岸、湖泊与泉眼周围出现的丛林或草地是天然绿洲;引水灌溉的耕地与林网,则多为人工绿洲。新疆的绿洲与其它干旱地区的绿洲相比,它不同于大多数热带荒漠绿洲,是处于北温带荒漠气候的绿洲,适宜于较多的动植物繁衍;地处欧亚大陆块的腹地,距海洋远,四周又为高山峻岭所包围,水蒸气来源稀少,构成了新疆独特的绿洲生态系统。第一,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丹霞 《经济师》2013,(3):216-217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将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同黑河流域生态建设相结合,在生态建设中发展农业,在农业发展中推进生态建设,使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耦合,以实现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文章从"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结构出发,分析了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提出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祖廷勋 《经济师》2012,(10):173-174,176
文章以张掖绿洲资源条件为基础,分析张掖市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从"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结构出发,以持续农业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立体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多种生物共处与多层次配置.来挖掘单位面积土地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时间、空间和气候等资源潜力,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局部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保证农业持续发展. 新疆虽然地域辽阔,但灌溉绿洲只占全疆面积的3.57%,却容纳了全疆95%的人口,人口密度已接近每平方公里300人.因灌溉绿洲被干旱荒漠所包围,农业生态上最大问题是缺水.尽管光、热、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降水量太少,起不到优化生态的作用,却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如果采取传统的平面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办法开发灌溉绿洲,势必造成单位面积水的占有量减少,不仅效益低,还会破坏绿洲农业生态平衡.因此,发展绿洲农业应采取内涵为主,从  相似文献   

10.
为定期科学地监测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构建了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张掖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2000—2015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其成因加以分析。然后建立协调度模型,对五大子系统16年的协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各子系统支撑能力存在强度差异,制约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主要压力来源于资源系统,水资源短缺是主要限制因素;各子系统间协调状态经历了"不协调→比较协调→不协调"的变化。最后,结合地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该文试图在维持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一般性的前提下,根据绿洲地区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民勤县荒漠绿洲农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在持续退化;难以为继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体系;条块分割的经验型组织管理体制难以驾驭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对我国干旱地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绿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被干旱地区人民喻之为“面包篮”的绿洲,是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也是干旱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绿洲的基础经济部门是灌溉农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与农、牧业生产相关的部门逐渐产生。因此,绿洲经济曾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农业绿洲--阿克苏绿洲1990~2005年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化的初始阶段,以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正逐渐被以农机、化肥等工业辅助能为主的现代农业所替代,农业模式也正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果业、水产业为辅的多样化转化.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系统生产效率不高,能值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系统对于环境的压力较大,可持续性较低.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保护环境资源,实现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垦区所属师、局的农牧团场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气候为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具有充足的光、热及土地资源,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天然植物稀少,生态系统脆弱,风沙等灾害性天气频繁,为我国主要的干旱荒漠区。荒漠化和绿洲化作为两个对立的地理过程在某一历史阶段总会形成一定的格局。南疆垦区的现有绿洲农业经济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发展起  相似文献   

16.
四、发展绿洲经济的对策构想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开发区之一。作为干旱地区经济活动基地的绿洲,如何保证绿洲经济向较高的生产力层次发展,这是本文着重要回答的问题。总的来看,除了靠绿洲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转换外,重要的是创造有助于这种循环转换的各种条件,如地上、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合理分配;交通运输通讯信息网络的形成等等,只有不断改进这些条件,才能使绿洲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交通信息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此,针对绿洲经济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绿洲城镇是人类活动最集中、人地关系最敏感的区域,也是"三生空间"(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矛盾最严重的区域。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是控制城镇无序蔓延,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是国家和地方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黑河中游地区绿洲城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境质量的绿洲城镇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首先,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绿洲生境质量;其次,将绿洲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嵌入SLEUTH模型,模拟城镇增长边界;最后,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城镇用地面积为控制规模,并结合生境质量评估结果对模拟边界进行修正,最终划定城镇增长边界。结果表明:划定边界内总面积为104.67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为22.14 km^2,以低等级生境质量为主,占边界内新增城镇用地的66.98%。绿洲平原区和山前洪积扇区的城镇增长空间较小,剩余可建设用地比例分别为9.96%、24.57%;绿洲边缘区的城镇产业园区空间增长潜力较大,剩余可建设用地比例为52.53%。该划定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绿洲城镇增长边界划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化对于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带动农户增收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企业存在品牌营销难度大、品牌管理混乱、品牌营销观念落后、经营品牌资产意识淡漠等问题。而兵团组织的多重属性是品牌成长的内生障碍因素,地理环境造就的绿洲经济特征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封闭性是品牌成长的市场和环境制约因素,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统筹城乡发展等,促进兵团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 ,提出要保护绿色植被 ,维护良好的绿洲生态环境 ;要以水为中心 ,做好流域规划 ,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