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志琼 《新财经》2008,(9):72-73
在次贷危机中受损严重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如今依然处在金融风暴的中心,但这两家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只是“同甘”而未“共苦”。两家公司因次贷危机遭受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但管理层依然安享高薪。  相似文献   

2.
刘景源  卢明 《魅力中国》2010,(26):337-337
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出发,再进一步结合三年以来“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给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引发这次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改革与转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8,(22):27-30
【美国《华盛顿观察》第19期】“次贷危机”这个字眼过去几个星期似乎已经很少见诸于报端。相反,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的减轻和美国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相继出炉,“次贷危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的看法甚嚣尘上。然而,曾经为次级贷款推波助澜的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这次却相当谨慎。他们警告说,次贷危机并未销声匿迹,反而正蓄势待发,另一波信贷危机可能很快就要袭来,并且将波及优等贷款(prime)市场,给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振荡。  相似文献   

4.
出口     
《中国报道》2008,(5):90-90
中国出口贸易受次贷危机影响越来越清晰;广交会开幕 出口形势严峻引关注;次贷危机导致中国企业或成诉讼“灾区”;次贷危机导致家电出口北美订单急跌两成。  相似文献   

5.
违约率上升是次贷危机的初期征兆;大家都想要现金,而没有人愿意借出,标志着危机的出现;“去杠杆化”又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王庆 《中国报道》2008,(3):110-110
次贷危机不会成为压垮美元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元这只正在“减肥”的骆驼比马仍然大很多。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最大保险商AIG集团陷入困境,全球股市不断深度下挫。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冠之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  相似文献   

8.
易强 《环球财经》2008,(10):46-49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零1个月后,美国和全球经济都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格林斯潘称“这是百年一遇的危机”,而在此前百年间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中,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曾说:“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相似文献   

9.
邓强 《珠江经济》2008,(12):1-1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随着美国“两房”被政府接管、华尔街前五大投行中三家倒闭两家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多家银行破产倒闭、许多金融机构深陷信用和财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发生,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向欧洲及全球扩散,富通集团、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英国布拉福德一宾利银行、冰岛整个金融体系等陷入危机,并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国外媒体将此次危机称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3月20日】3月是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一周年,房价问题也成为中国召开的“两会”上的焦点话题。针对房价,建设部官员18日称不支持提“拐点”,这让我想起次贷泡沫破灭前自己的一件轶事。  相似文献   

11.
郭羽 《沪港经济》2009,(2):44-45
美国经济的持续衰退已经超过整整一年,当最初的“次贷危机”逐渐被“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字眼所替代时,没有人再敢妄言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亚洲经济增长正遭受威胁的事实已不容争辩。  相似文献   

12.
汤震宇  刘博  林树  李翔 《开放导报》2009,(2):50-53,65
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创新参与了信用创遗过程。本研究通过对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基于金融创新下的信用创造的分析,并通过“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对比分析,揭示当代金融监管的缺陷,从而提出针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应对次贷危机要有相当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系。在次贷危机发生后,有些国家出现流动性紧缩。但在周小川看来,这种“流动性短缺”是表象还是本质,需要探讨。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信任程度的降低,导致一方面有了流动性的囤积,另外一方面市场上又出现流动性短缺。  相似文献   

14.
梁军 《上海国资》2009,(1):46-4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显现前,对国内航空业影响已是巨大。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底与2008年初恶化。由于去年四季度对次贷相关资产冲减,先后有花旗银行、美林和瑞银计提大量坏帐准备,从而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分别预亏98.3亿美元、98亿美元和114亿美元。 “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性股灾,也波及到了我国A股市场,全球市值损失超过10万亿美元。那么,这次贷危机是有否阴谋?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我国资本市场将带来怎样的变局?  相似文献   

16.
从本次金融危机演化的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房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新世纪金融公司等房贷金融机构预警开始,次贷危机就像春天的叶芽绽放并不断蔓延,其间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濒临倒闭,2007年8月贝尔斯登总裁引咎辞职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即使这样,美欧财经高官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仍是低估的,当时预计损失不过2000亿美元。然而次贷危机仍在加速蔓延,直到2008年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但仍只局限于华尔街。  相似文献   

17.
孙飞 《西部论丛》2008,(10):48-51
一年前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强震令全球胆战心惊。截至2008年8月6日,美国金融企业宣布的损失已达2500亿美元。损失已由次贷蔓延到优质房贷,美国第五大证券交易商贝尔斯登轰然垮台,英国百年老号北岩银行被迫收归国有。继9月“两房”因股价急跌而被美国政府接管后,美国金融市场再次被投下“重磅核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浙江中小企业好像坐了一趟“过山车”,但也倒逼浙江中小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罗春婵 《辽宁经济》2009,(10):48-49
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波及面之广、程度之深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次贷危机中显现的新特征引起了学者们对原有金融危机理论的反思,笔者试图从金融异化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解释。一、异化与金融异化 “异化”是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0.
姜欣  荣婷婷 《中国经贸》2011,(21):56-5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迅速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下降。市场供需波动剧烈,世界各国步入调整发展的新周期。国际贸易迈入低速发展的后危机时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掌握主动。调整政策。开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