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锡光 《中国经贸》2012,(2):151-151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实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探究,提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芮欣 《中国经贸》2010,(14):219-220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分析了会计失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秀云  黄洁 《新西部(上)》2007,(8X):67-67,214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给经济管理工作造成的危害、经济发展设下的障碍。该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危害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对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垓 《魅力中国》2012,(32):43-4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但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会计信息失真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健康运营的正常秩序,更使会计执业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其经济决策失误,造成极其不良的后果。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刻不容缓。本篇文章分别从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艳瑛 《魅力中国》2009,(21):23-24
文章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危害,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龚莉 《中国城市经济》2009,(Z1):115-116
所谓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是指会计信息虚假地地反映企业单位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了不利因素的一种现象。本文把影响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放在首位进行讨论,然后又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静 《理论观察》2003,(2):55-5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会计信息在担当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的同时,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投资作为投资依据。既然要作为投资依据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是,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却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导致一些企业、个人因信息的不真实而蒙受了经济损失。针对这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正确的会计信息能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日趋严重,大大影响了会计在社会中的正常作用。文章就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俞华 《中国经贸》2012,(24):237-238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的重要前提。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内在、外在的原因,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严重,会计的基础工作不到位,损益核算部分不真实,一部分企业还存在着违纪违法的行为。如此严重的弱化会计信息的功能,导致了会计信息在本质上失去了自己的价值。研究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将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着手,引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继而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萍 《天津经济》2005,(4):71-73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失真。对此,许多学者更多的从人为因素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将其产生原因归结为会计作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使是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缺乏也会使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就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娄淑敏 《中国经贸》2012,(14):224-224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况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与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危害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晓彤 《天津经济》2009,(12):62-6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及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会计信息失真类型主要有三种: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违规性失真。人们探讨会计信息失真,往往仅关注违规性失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治理对策,这样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罪为会计人员、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或品质问题,而无法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显然,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必须从其失真根源着手深入分析,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会计信息能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日趋严重,大大影响了会计在社会中的正常作用.文章就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和危害入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会计受“内部人控制”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性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发生,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津梅 《天津经济》2015,(2):63-64,69
会计信息公开性、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十分突出的问题,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找出导致失真的原因,才能有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解决办法。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从国家有关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公告、从证监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查处理公报、从新闻媒体报道的材料中不难看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严重。这种现象不根除,会严重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严重影响我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关系到我们的企业能否真正加入国际竞争。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找出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讨会计信息失真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文章利用现代博弈理论的观点,构建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曾懿豪 《中国经贸》2009,(24):178-178
有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个老话题。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施行新的会计准则,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严重,造假案不断被揭露,人们普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给经济管理工作造成的危害、经济发展设下的障碍.该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危害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对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