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丹 《黑河学刊》2002,(4):88-88
教育是一种科学、是一门艺术,而美育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生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不断的挖掘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其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笔者就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美育教育及如何进行美育教育加以论述。一、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知识中蕴藏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蔡艳山 《新西部(上)》2007,(10X):114-114,106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探讨了学校美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以及将美育渗透到学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探讨了学校美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以及将美育渗透到学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楼建忠 《魅力中国》2012,(29):126-126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高职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不难看出,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个“新”字,“新”是创新能力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含义。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5.
汤维幸 《魅力中国》2010,(34):381-381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离开了情感教育,一切素质教育都将无从谈起:加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情感意志的熏陶,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有效性,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职校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杨春晓 《魅力中国》2010,(32):175-175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工作的一线教师,具体而又细致,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教育的工作质量及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高校的发展形势,就班主任如何工作才能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秋娟 《魅力中国》2010,(21):90-9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主要谈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韩殿庆 《魅力中国》2013,(29):267-267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一直坚持全面锻炼身体,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能力,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充分发挥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和加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我们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仍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学校艺术教育步入正轨,是我们每一个艺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由一直延续的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到现今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的模式.显示了我们更加务实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在学生的体育教育中,到底还缺乏什么,还有那些提高的空间,也许可以从美育方面来思考一下。本文建议重视学生体育审美观的培养,使其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更好的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王春萍 《理论观察》2005,(3):102-1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还不甚理解,特别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来看待。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聂艳 《魅力中国》2013,(5):259-25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仍然存在着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诸如:陈旧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意识、落后的课程体系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宁 《魅力中国》2013,(5):236-237
德育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始终注意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激烈,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工作,努力探索,树立全方位的德育作用现,充分认识德育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德育,发挥德育在社会各方面的导向功能,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美育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是各门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比其他学科都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里着重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国利 《魅力中国》2014,(26):208-208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的追求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已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早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创新教育,学校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开设科技制作实验课等,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有所帮助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活动课,创新教育就是科技制作。无论素质教育也好,还是创新教育也好,不能将其当作一只“筐”,流行什么,提倡什么,什么时髦就往里套什么、装什么,这样做不仅给人以搞形式之嫌,而且其危害性也不可低估。 学校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科技制作、写写画画等常规课外活动上,元疑是对创新教育的曲解。弄不清创新教育的概念,就无法抓住创新教育的本质,长此以往,就会给学校及教师甚至学生一…  相似文献   

20.
郝孟荣  刘清  朱裔文 《发展》2010,(12):60-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美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美育的地位以法律形式得以确立;2000年第三次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制订并颁布实施等,都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