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油价正在逐渐向国际市场看齐,而国内小麦价格还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大米也低于国际价格。国内国际粮价相差那么大,不免让人忧虑。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升的压力下,中国粮价一旦和国际接轨,可能引发下一轮通胀,而粮食对通胀的推力会远大于猪肉。  相似文献   

2.
1994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复苏,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看涨,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预测,以小麦、玉米、大米等为主要内容的初级产品价格将继续上涨4.4%。 1、小麦价格:由于世界小麦产量的增加,而东欧等国对小麦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粮食供给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却节节攀升。对比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变化轨迹表明,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变动方向具有一致性,但价格上涨幅度却有根本性差异。国际米价持续上涨和国内大米价格缓慢上升可能会对区域性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8):3-13
由于粮食连续三年丰收.库存增加,2006年上半年小麦、籼稻价格里下降趋势。国家托市收购将支持小麦和水稻市场价格。但受粮食生产形势好转和仓容紧张等问题曲影响,下半年国内粮价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下半年调控政策应继续以稳定粮价,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切实抓好国家托市收购,充分发挥储备粮轮换吞吐和进出口等措施的调控作用,加强粮食产销衔接,引导和稳定备方的价格预期,避免根价回落。  相似文献   

5.
贾苕 《浙江经济》2007,(14):15-17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走高,其中以肉禽蛋为龙头的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今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首要因素。当前需要密切关注肉禽蛋价格上涨及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国际市场粮价上涨等对国内粮价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行压力不断加大.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工作,妥善把握价格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努力维护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非洲,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出现的新一轮飚升,成为近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3月27曰,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一天之内达到30%的惊人涨幅,创20年来的新高:4月17曰,更是首次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历史性高位。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大米期货价格足足上扬了一倍。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令人忧心的是,世行估计今年国际大米价格涨幅将高达55%。世界银行4月9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在过去3年里,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81%,食品价格总体上涨83%。  相似文献   

7.
周会青 《特区经济》2008,(11):263-265
2007年,世界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47%,大豆上涨75%,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泰国大米价格飙升了141%。今年世界粮食价格已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近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的原因何在,影响如何?本文主要从全球粮食生产、需求、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美元贬值及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世界粮价上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9日,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联合国粮食组织指出,世界上已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警告说,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一、世界及中国粮价的现状 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在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上70%,铁矿石上涨95%,铜上涨40%:小麦价格近两年来上涨近两倍,玉米上涨一倍多,大豆上涨近一倍,大米价格上涨了75%。今年以来,美国能源价格上涨30%,欧元区上涨15%;美国和欧元区食品价格上涨8%左右,印尼上涨14%.南非上涨15%。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报告》2007,(134):1-14
自2006年11月以来,我国粮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2007年上半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再获丰收,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下半年小麦、水稻等品种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大豆、玉米上涨预期依然较大,因此宏观调控重点应继续以稳定粮价、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切实抓好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工作,充分发挥储备粮轮换吞吐和进出口等措施的调控作用,引导和稳定各方的价格预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近几年,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粮食生产和供给逐年好转,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这标志着中国的粮食已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竞争力不强,比较效益下降。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其中大米小麦价格居高不下。有关国际机构对粮价高企可能引发的后果提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物价增长中一个最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年底粮食价格大幅回升,并导致食品价格的强劲反弹。7月份开始粮价开始反弹,当月同比增长2.9%,之后连续三个月粮价的增幅均在3%以上,11月份和12月份再次加速上升,分别增长4.7%和7.6%(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数据的估计数)。粮价的上升主要不是由于国内粮食总供给不足,而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粮食减少导致国际粮价的短期上升,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减产1.6%,其中谷物减产2.1%,小麦减产5.2%,粗粮减产1.1%,而粮食的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增幅为1%。  相似文献   

15.
童莉霞 《中国经贸》2008,(21):88-89
近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之下,国际商品市场步入新一轮调整,价格大幅震荡。从7~10月初.短短两个半月国际原油价格下跌40%以上,基本金属铜、铝价格下跌30%以上.铅、锌价格跌幅在20%左右.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也随之下滑。应当说,本轮调整不仅是对上半年价格急速攀升所产生的市场泡沫的一种修正,同时也反映出影响整个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的因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8,(10):18-19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就近期我国粮食供求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13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粮食安全问题实质性解决,是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体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最大实惠。 近来,国内外粮食市场波动和价格上升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然而,近年的国际和国内粮价上涨,并非表示全球和我国基本粮食安全保障格局发生实质性逆转,也并非意味着马尔萨斯预言重新变成现实。冷静分析新一波粮价上涨根源,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目前的粮食成本,价格来看,基本上失支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90年代前,我国粮食价值均低于国际价格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十年来,我国粮食生羞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粮食价格亦成正比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二至七成,加入“世贸”后,我国农产品总体平均关税在2004年之能降至17%,这意味着中国不能再级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而国外农产品及低价粮食的大量涌入,必将扩掉我国农产品的部分市场,使目前的“卖难”问题更加突出,加之,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及绝大多数农产品将失去所有的保护手段,会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湖南、广东:价格只是微涨 在世界大米价格剧烈上涨的背景下,中国大米的主产区湖南和缺粮大省广东,粮价却平稳如水,种粮的农民和经销商,并未出现任何恐慌。4月22日,湖南省洪江市江市镇侠江村农民龚田发,一大早挑着一担大米到江市镇赶集。江市镇是个不大的小镇,人口2万多,年粮食产量超过1万吨。  相似文献   

20.
清代粮食问题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所使用的粮价数据是经过农历天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公历形式。从理论上讲,这种公历化处理方式存在破坏数据原貌特征的可能,进而会影响相关数理分析。本文选用《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中的直隶小麦价格农历形式数据,对清代中后期直隶小麦价格进行个案分析:一方面,对农历数据和公历化处理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借鉴薛华(C.H.Shiue)和凯勒(W.Keller)使用的协整分析法,对小麦市场整合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使用农历天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公历化数据与原始农历数据的数理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公历化数据处理方式会造成计量结论的非系统性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