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亚峰  张丽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137-138
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科大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而以"挑战杯"为平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具体措施,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工科大学生的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适合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当今大学和大学生的创新实际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教育、高校培养、国家政策及大学生自身等多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创新创业环境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成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指标,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价模型,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定量方法,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验证,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的六个因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以及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大学生创新能力含义及意义的同时,分析当前制约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二维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接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座谈走访等多种研究方式对烟台、威海地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为提高当今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献策,促进经管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创新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经管类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与经济发展和企业行为高度相关,相对其他专业,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文章通过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的研究,提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创新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构成分析及评价研究,在超竞争条件下,企业现存的优势会连续地被侵蚀,并以逐渐加快的速度丧失。运用评估模型,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可以发现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与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培育和发展新的其有潜在价值的竞争优势,消除瓶颈因素,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长期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经济效益和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伟  康伟  邓丽红 《北方经贸》2011,(1):143-144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分析,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目标模式,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视角提出保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微创新是在互联网创新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与思维,因此相关研究已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但目前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探索较为缺乏,以微创新困境成因,路径锁定及破解机制为主线,从微创新能力角度探索创新困境的成因及其破解机制。研究发现,困境成因主要是大学生传统创新思维限制和高校不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两个因素组成并得出以下对策:培养微创新思维、系统任务统筹策略、属性依存策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环境,以此促进大学生微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也是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对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对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能力和质量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通过设置带有导向性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地完成创新活动。现阶段针对企业业绩评估的指标体系已经完善,但是针对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及企业创新评价体系建立时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方法,最后归纳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本文旨在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政府决策、企业自我诊断、优化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和就业方向。大学生涉世不深,创业经验不足以及缺乏创业的专业指导和足够的资金支持,抑制了大学生创业热情,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双创"背景下,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针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题,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价值功能为逻辑起点,从国家、高校、大学生层面提出"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积极推进大学生支持和投身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一项神圣使命,培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建立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从以上三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浙江省经管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调研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孟建 《现代商业》2008,(8):264-266
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科研2007年项目<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课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输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是创新型国家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近几年,高校虽然具有了一些自主创新意识并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够.经笔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目前的创新能力是处在普遍偏低的状态,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这一现状与我国的发展需要格格不入,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本文就此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自主创新障碍分析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课题。组织学习作为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探求组织学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对明确其作用机理、提升大学生创新绩效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目标,分析了计算机嫩育对学生创新能力起着奠基作用。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以计算机基础为途径,培养计算思维,进而在大学生创新发展过程中开拓交叉创新的能力,给大学生创新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意识和强大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从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组建该平台的现实意义;以河北省民办高校为例,列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最后,给出了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的思路,以期为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及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关高职学生群体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已被有关高职教育专家预测为今后我国创新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挑战和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创新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及创新成长等方面构建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若干省份的实际数据检验,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