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从企业盈余可持续性的微观视角,选取2008—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盈余可持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脱离实业、从事偏离主业的影子银行业务降低了其盈余可持续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通过挤出主业投资和提升财务风险而降低了盈余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较高的媒体关注和分析师关注以及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其盈余可持续性水平的负面作用。所得结论能够丰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和盈余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我国“防风险”任务的完成和非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以2003~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区域社会资本指数,检验各省份社会资本差异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位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会减少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产生影响,且在会计信息质量高、正式金融融资能力强、国有企业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中,社会资本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更显著,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资本负向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作用会被强化。  相似文献   

3.
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可为缩小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可以识别这一经济后果并仅对实体企业过度影子银行化发挥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影响在产权性质为国有、股权激励强度较大、聘请“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渠道测试显示,降低代理成本,无论是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是第二类代理成本,都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非金融企业迅速发展。研究发现,现阶段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通过参股非银行金融机构、委托代理、民间借贷等其他金融业务方式。其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风险累积”效应、激励效应和资金分流效应,及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正面临履行社会责任与改善资本结构的双重压力。因此,以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资本结构呈U型关系;管理层权力正向调节公益性捐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在公益性捐赠与资本结构的U型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朝阳产业下企业的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资本监管通过对银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资本监管的背景下探讨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7年长三角地区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纵向、横向社会资本与企业特有的关系资本方面,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的政府关系资本、企业横向社会资本中与客户的关系资本和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多体现在企业短期贷款水平上;企业的横向资本社会中,与关联方面的关系网络对企业债务融资没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与银行的关系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慧  王军 《财会月刊》2017,(1):106-111
本文以1992~2015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5~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理论和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和金融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影子银行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金融错配,但是短期可能会加剧金融错配问题;从区域和规模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错配之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此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错配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和通货膨胀都对金融错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区间为2013-2018年,对银行股权关联这一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策略下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财富效应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就越能促进企业财富效应的提升;银行股权关联的构建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富效应;银行股权关联的构建对股价信息含量在企业财富效应中的促进作用产生挤出影响,即银行股权关联显著削弱股价信息含量与财富效应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国家审计通过连续监督和国家审计公告发挥抑制作用,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在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内部控制水平更高、融资约束更强以及“子强母弱”型的非金融国有企业中对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审计协同机制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半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的动态影响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短期来看影子银行对银行信贷最大替代效应产生在第2期,最大推动效应产生在第3期,长期来看影子银行对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占主导。第二,银行信贷在当期即对影子银行产生最大替代效应,在第2期产生最大的推动效应。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对影子银行的推动效应占主导。以上结论可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下,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最大增量因素,但在现阶段相关研究中仍主要集中在智力资本构建及其价值创造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对智力资本价值提升在企业绩效中的作用与影响路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选择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将大股东治理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大股东治理显著增强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2007~2017年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如何影响实业投资效率。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倒U型”关系;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及产品市场竞争分别作为门槛变量时,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会随着门槛变量的不同而改变,呈现出区间效应;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效率随金融化水平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呈现出更加陡峭的“倒U型”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监管及债务融资效率对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债务融资效率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显著负相关;金融衍生品监管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显著正相关;金融衍生品监管将削弱债务融资效率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影响着企业的价值与发展。通过选取我国2014~2020年A股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实证检验了分析师跟踪、高管薪酬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和分析师跟踪有助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一步分析表明,分析师跟踪能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我国交通运输业企业需要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建议,以期深化企业内部治理,促进企业完善薪酬激励和监督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现象日趋严重。“金税三期”是数字技术应用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金税三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税收大数据,建造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投资和经营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检验“金税三期”的政策效应,文章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的变化,研究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并且满足平行趋势检验;机制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加剧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和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日益关注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得价值增值的来源。由于资本来源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因此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日渐重要。文章以2012年12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挂牌上市的1 97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整体和分年度两个角度探究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本结构产生负向影响,即企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越多,外部融资需求越小;在外部社会资本中,客户关系资本和供应商关系资本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证实了社会资本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与政府和银行的关系资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区别,前者体现为内部关系性质,后者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本市场先天发育不完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代理成本、现金持有和投资效率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的代理成本、现金持有和投资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分析其作用机理,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影子银行因其不透明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为此本文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小企业通过影子银行融资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企业自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扩大而变大,企业的成长性与净资产收益率与经营风险显著相关,现金规模及企业规模与经营风险之间无显著的联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