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导报》2005,(4):24-25,34
5月10日,香港,会展中心回归大厅,2005年“香港-湖北周”隆重开幕,来自香港商界50多名重量级人物李嘉诚、郑裕彤、许荣茂、罗康瑞等人的出席将武汉捧成一片热土。此间10.4亿美元的合同投资额为大武汉垫下了牢固的地基。  相似文献   

2.
打官号需要勇气,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更需要勇气。“普通老百姓,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打不赢也耗不起。”这已经成社会共识。然而在2005年,我们身边涌现出这么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吹响了依法维权的号角。他们之中。有教师.学生、律师,皆是咱普通百姓.不同的维权事件使他们站在与行业垄断较真的行列里。用他们的话说.“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说明我们想改变什么。”这也许正是他们入选十大维权人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映入眼帘的,不是“瘦肉精”就是“染色馒头”,不是毒生姜就是毒血旺,不是“牛肉膏”就是“地沟油”。弄得我等小老百姓整天惶恐不安: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敢吃什么?而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质量管理研究工作的人,面对这样的现状,不仅充满愤慨,而且也暗暗脸红:我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30多年了,花了那样大的工夫下了那样大的力气.为何还会大量出现这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全面质量管理那一套没用还是我们走偏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10月20日举办的巾国房地产权威高层会议——北京论坛上.近几个月来极少出现的许多房产界“重量级”人物都参加了这一论坛并发表了演讲.任志强就“房地产暴利”和“房奴”这两大敏感问题再次表态:两份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业并不是暴利行业.“房奴”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相似文献   

5.
调控的目的是什么? 不久前,凤凰卫视在其“一虎一席谈”栏目里摆了一次擂台,题目是“是否应该公开房屋成本”。节目现场请来了众多嘉宾及两位重量级人物:一位是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易宪容教授,另一位是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双方就该不该公开房屋成本展开论战,唇枪舌剑。  相似文献   

6.
雍虎  叔平 《上海质量》2010,(7):13-15
低碳世博,市民节能意识如何?新出炉的《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上海市公众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告诉我们,与2005年的一次“公众节能意识”调查结果相比,上海市市民节能意识平均水平为8925%,较2005年提升552%:有94.5%的市民知晓世博会的“绿色世博低碳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7.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关乎民生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嘉里粮油旗下“金龙鱼”牌小包装食用油你一定很熟悉。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信息,“金龙鱼”食用油从1996年至2005年连续十年获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目前“金龙鱼”食用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金龙鱼“品牌的迅速崛起,给我们每个粮油食品企业以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8.
乐业 《企业导报》2004,(6):51-51
买房对老百姓来说可是一件大事.不是拿出毕生的积蓄,就是要按揭贷款。因此,市场意识越来越强的买房人都存市场中找寻“好房”与“好价”的最佳结合点。买房子谁不想省一点钱呢?房子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不仅受成本的制约,还受市场上销售时机、供需状况、价位底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标准化》2009,(3):26-26
内衣、毛巾等贴身纺织品中有无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标识为100%羊绒含量的羊绒衫是否会“注水”?精密的检验能否解决这些老百姓关注的服装质量问题?要解决这些疑问,不妨走进上海纤维检验所,探访一下“养在深闺”的质量卫士。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企业》2006,(5):40-41
作为“进口”之物的食品.质量一定要过关.决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面对不容乐观的食品安全危机,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把好老百姓的“进口”安全关?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专家们的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盛苏  晓卉 《上海质量》2006,(1):74-76
告别2005年,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依然有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困扰着我们。在上海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中心。一条热线.建立起消费者、生产企业、商家沟通的桥梁.一件件产品质量纠纷在这里解决。在忙碌的一年之后,我们回首,从一件件产品质量的投诉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能获得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8日,人民网2003年国内十大新闻新鲜出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以“大坝蓄水、通航、发电,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而榜上有名,“三峡工程”又一次成为网上的热门搜索词汇。提起三峡的成功不能不提到其优良的工程质量,而三峡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作为本期的质量人物则名副其实,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3.
“能为企业和老百姓办点实事、干件好事,心里觉得特带劲。要是放在几年前,怕是有这份心也没这本事。”在与“感动邢台人物”(集体)——河北邢台市质监局计量所的座谈中,车检室年轻的检定员杨永培的一席话,是对该所抓管理、强素质、促服务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里,马蔚华带领招商银行埋头做着一件“肯定是决定招商银行未来”的事情——战略转型。这一年.招商银行刚满18岁。年中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本土银行”。  相似文献   

15.
秦涌 《企业活力》2006,(8):71-73
近年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的强力增长功不可没。以“十五”时期为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215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递增,比“九五”时期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99.8%,平均每年增长24.6%,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13.6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5%。这些数据显示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于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呢?进口与出口的拉动作用究竟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05,(95):28-29
品牌的价值几何?品牌的影响力有多大?品牌决胜的时代.让我们走进这些泉州家装行业“第一品牌集团军”,看他们为何能够百战不殆,先行于行业并谈笑自如?记者通过2005年各企业的观察,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些许有益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7,(1):70-75
创新责任影响力推动力2005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谁能挺立潮头,独领风骚?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社会责任——新型工业化道路谁为先锋?这些都成了评选的指标。“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评选标准为“:创新、责任、影响力和推动力”。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突出“年度感”,强调候选人应该在2005年这一年当中有标志性的事件和突出的作为。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中国经济对企业家乃至所有劳动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二、责任:无论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普通劳动…  相似文献   

18.
岷微 《上海质量》2007,(12):65-68
在全球企业管理领域,彼得·潘迪是个重量级人物——广为人知的是,他的《6σ管理法》(The Six Sigma Way),辛皮《福布斯》杂志评为近2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10本商务书籍之一,为六西格玛培训的权威教程。其实,他是最早为六西格玛“摇旗呐喊”的人物之一,GE等一些著名公司的六西格玛质量创新,都有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乘着“入世”的东风,跨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和思考百姓关注的焦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前进方向。那么,2002年中国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有哪些呢?入世带给我们什么中国加入WTO,这是新世纪送给国人的一份厚礼。那么,入世究竟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成了2002年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世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那么商品价格能否大幅下降,能否把物美价廉、空前丰富的商品及高质量的服务很快带给老百姓呢?入世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哪些行业会藉此得到快速发展?哪些行业会…  相似文献   

20.
深度     
每年早春二月,是深圳房地产企业人士变动的高峰期。虽然到现在还没有重量级人物更换名片,但是位于中层的职业经理人一如往年已经频频换位,中基层员工更是充分“换血”完毕,从这些变化之中我们也只能依稀看到以上问题答案的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