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有效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而出台的信贷政策。自从我市2001年开展和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结合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江都农信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其“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目前已逐渐成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要方式。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农户小额信  相似文献   

3.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信用贷款)是指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给农户的用于发展农村小型经济项目的贷款。其最显的特点是:一是金额小;二是以信用作保证。自开办以来,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信用社资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云南思茅情况看,小额信用贷款占农户贷款以及占总贷款的份额已达相当比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为了改进和加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各地的发展。本文以天水市为例,通过对近年来辖区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加大金融对“三农”经济支持力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户信用分析的规范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由于目前农户信用分析不规范、不科学,造成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把握和操作,这也是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推广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农户信用分析进行理论探讨和规范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因其额度小、借贷方便、操作灵活,一度受到信用社和农民的普遍欢迎,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遭遇到了部分信用社和农民的异议。其原因有五:  相似文献   

7.
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才 《中国金融》2002,(2):33-34,36
近年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所辖鄂、湘、赣三省农村信用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据统计,截至2001年末,人行武汉分行所辖三省共有5059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所辖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所占辖信用社总数的93.7%,高出全国水平23.7个百分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206.8亿元,其中,2001年新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达13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余额的45.3%,三省农村信用社共向1277万户农户发放了贷款证,占三省农户总数的41.6%,其中,已有1231万户农户在当地信用社办理了小额信用贷款。同时,不少地方还结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开展了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目前,三省已评定信用乡(镇)76个、信用村565个。  相似文献   

8.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效补充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动力不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模式与当前农户实际需求不相适应;贷款管理难到位,信用户占比小,小额信贷投放范围狭窄。建议完善信贷管理,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统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上浮标准。灵活掌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放宽贷款额度。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提高信用户占比。  相似文献   

9.
刘锋 《南方金融》2004,(7):42-44
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全国有几种模式,其中高州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对高州农信社开展4年多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逾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防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逾期风险、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商洛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而不是国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策性措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而不是扶贫式的无效投资;当前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农村信用社曲解政策意图、风险防范行为扭曲,而不是资金匮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海金融》2005,(6):22-23
海东地区农村信用社自2001年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解决了一直困扰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有效地支持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准确了解海东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发展状况以及政策效应,解决小额信用贷款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海东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到2001年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地区普遍推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为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实施绩效,我们以泾川县为样本,对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深入调查,对今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一)制度缺陷弱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际效果。一是适用性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仅适用于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使用范围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湖北省天门市农村已经实施了6年。随着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小额农贷的期限和额度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笔者最近就此选择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使用有一定代表性,且经济状况在天门属中等偏上的拖市镶许场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12,(9):50-50
产品定义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学、资产和还款能力等情况,在核定的额度、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方面的小额信用贷款。  相似文献   

1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2001年推广以来在满足农民贷款需求,支持"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市场效应面临考验。本文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行了风险透析,分析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当前的拓展障碍,为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换代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国运 《甘肃金融》2002,(12):65-65,73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平凉地区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作为支农的重要课题,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截至10月末,全区133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231456笔,金额34063万元.  相似文献   

19.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为支持“三农”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利国、富民、兴社”的“多赢”信贷政策。然而因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却欲速则不达。以呼兰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截止2003年6月末,当年共发放农业贷款23,587万元,其中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仅1000万元,占农业贷款4.2%。辖区内共有农户125,031户,已评选出信用户仅3850户,占农户总数的3.1%。那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欲速则不达的症结何在?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我们带着这样的疑惑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的因素 1、利率较低,效益性差 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  相似文献   

20.
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创新信贷管理体制的合理安排.是解决农户与信用社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健康发展,必须构筑社会信用平台,完善贷款管理机制,增加科技投入,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