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OT项目投资方式的风险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依扎 《商业时代》2005,(27):69-70
BOT是英文“Build-0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运营-移交”,是一种由私营部门兴建基础设施的项目融资方式,具体是指政府给予私人投资者一定期限的特许权来开发某一基础设施项目,由其负责项目的建设及建成后数年内的运营,并从项目运营和商业开发中收回建设成本并取得利润。在特许期限结束后,该项目即被移交给东道国政府或其有关国营部门。  相似文献   

2.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移),是指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签署特许协议,授权该私人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期内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经营,该私人投资者通过经营该基础设施项目收取设施使用费或相关服务费来收回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一定的报酬.在特许期内,政府对私人投资者提供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投资者具有获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BOT项目融资方式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的英文全称为Build-Operate-Transfer,它的汉语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我国一般称其为"特许权融资方式".其涵义指的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通过招标与私营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权签约的项目公司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对投资建造的设施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销售该设施提供的产品、向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的利润;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将这项基础设施的所有权无偿地移交给签约的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4.
<正> 作为项目融资方式之一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同民营公司(我国主要指外资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筹资、设计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在一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得到东道国政府授权的民营公司,按合同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建设和经营,并负责合同期的维修  相似文献   

5.
BOT中的政府保证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道国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方式是筹资的需要,而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大规模的系统工程,所需的资本大、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需要以土地、交通、能源、通讯、人力资源等为基础来实施,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东道国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即项目承办公司能否获取东道国政府在BOT合同中做出的各种保证.那么政府保证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哪些政府保证行为不可滥用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经过建设、经营、转让3个环节的一种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BOT模式主要应用于传统上由政府管理的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政府做出某个项目建设的计划,项目公司的股东(投资者,下同)根据与政府的约定投入一定  相似文献   

7.
伍世瑜 《商》2014,(12):183-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和投资方式在国际上日渐兴起,现在已经成为东道国政府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体现了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之间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为标的的合同关系,这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于东道国来说,可以减轻其财政负担,促进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能作为一种长线投资,获得长期收益。因此,BOT投资方式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且会不断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BOT概述 BOT是英文Buila-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运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该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  相似文献   

9.
皮海鹏 《商》2014,(39):146-146
近年来, BOT融资模式在国内外蓬勃发展,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BOT实际上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的融资模式,首先由投资者提出申请,东道国进行研究后给予其特许,由其进行融资,并建设该设施,同时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获利,实质就是本国政府利用私人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行为。 BOT具有融资、建设、经营、转让的功能,而在其实际运用中,涉及基础设施种类和经营回报方式的不同,其具体实现形式包括BOT、 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 BTO(Build-Transfer-Own,即建设-转让-拥有)等。本文简要介绍了BOT的现状及其风险,重点就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更好地为这一融资模式的顺利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BT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的缩写,是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已交给业主,业主按合同约定分次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BT建设项目是国际上比较成熟和通行的一种投融资建设方式,近几年来在我国内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一种典型形式。政府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将由政府投资经营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授予通过招投标选中的企业来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特许权期限内,项目公司向用户收取费用,来抵偿投资和经营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政府则拥有对项目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项目公司把基础设施移  相似文献   

12.
于琪敏 《现代商业》2011,(21):187+185
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都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投融资由政府主导,因而其投融资模式以财政投融资主导。文章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BOT     
BOT是一种新的国际投资方式,它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思为“建造—运营—移交”,也有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建造”即特许商(一般为私营公司)同意为项目招商人(通常是一家政府机构)建造全部或部分工程,继而可在一预定期限内经营该工程“经营”即特许商在某  相似文献   

14.
周欣  刘钟钦 《商业研究》2007,(2):127-129
县城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而县域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投融资。目前我国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中央政府对县域基础设施投入的潜力有限、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无法满足县域基础设施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因此,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可以促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优惠政策、政府继续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力度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通过直接融资方式为县域基础设施融资等是解决县域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之良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政府所承受的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全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BOT方式是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文章在对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和BOT投融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BOT在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应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的供给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而基础设施的投资大,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广泛调用国内私人资本和外商资本,运用BOT投融资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利用外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前言项目融资是一种对投资者只有有限追索权或无追索权的,通过项目本身的建设和运营以及项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方式。BOT(BUILD-OPERATE-TA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是一种兴起于20世界80年代的项目融资方式,它适用于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回收见效慢的项目。具体是指外国或本国的财团或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某一国家或地方的政府获得建设某项基础设施的特许权,然后由其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收回投资、偿还债务并获得利润,在特许期满之后,…  相似文献   

18.
从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资金渠道和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现有的政府内部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在基础设施投融资过程中定位不明确,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及创新模式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方各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市场化改革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质量。而发行市政债券、信托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私人主动融资、公私合伙制等几种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则为地方政府解决投融资困境提供了借鉴意义。对于中国平说,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灵活运用各种投融资创新模式,坚持市场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完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体制与BOT的基本理念和操作规则是相抵触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项目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