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耀进 《中国工商》2004,(4):116-119
据调查,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6.5—7岁,而民营企业仪有2.9岁。民企寿命如此之短,着实让人匪夷所思,唏嘘不已。如果我们细细考察和研究,特别是考察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民企的死法,值得民营企业家反省深思。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营企业正从“家族制”中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壮大。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民营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作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文化摆上了民企老板的议事日程:什么是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的定位何在?如何整体构架企业文化?…… 尽管还有少数人以讥讽的口吻说民营企业谈不上文化,尽管也有些民企老板更关心的是企业能不能赚到钱、赚更多的钱。但是,面临着无言的市场竞争,面对着人世后的市场格局,民企老板深知:要实现二次、三次创业,提高自身和整个企业的素质是关键。因…  相似文献   

3.
尚千琳 《大经贸》2006,(9):10-11
当前,民营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民企侧身而坐;证券市场上,民营企业属凤毛麟角,如此状况,使民企普遍面临资金饥渴症。这时的海外上市看来是如此的美丽:不仅可以顺利融资,同时还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对于我们的民企来说,看不透自己,读不懂海外上市的密码,这条捷径通往的也许是险境。  相似文献   

4.
编读     
《浙商》2011,(24):22-23
浙商海外并购引发热议 当前,真的是海外并购的“完美时机”吗?海外并购的路该怎么走?海外并购需要谨防哪些“陷阱”?《浙商》11月下特别策划《2011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十大案例》对海外并购的时机、成功案例、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得到了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回应。  相似文献   

5.
周晓兰 《浙商》2009,(7):39-41
有人提出现在金融海啸已经到了第二波,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和机遇?央企和民企将如何博弈?  相似文献   

6.
陈锋  李立 《中国市场》2011,(8):58-60
这是一个通向全球化的温州传奇;这是第一家到美国建立工业园区的中国民营企业;这是决心打破外围专利垄断进军LED光电产业的科技型企业。通领集团海外维权"五连胜",标志着中国民企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已从被动防御向主动进攻转变,成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维权难得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却出现了“长不大”的现象.从民企内部管理入手,分析制约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产生的背景、历史作用及现实弊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突破家族式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二次创业的民企寻找解决自身管理瓶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的一年,在民企国民待遇即将写入宪法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是否会有所改善?民企融资还存在哪些误区?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银行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决策过程简单、迅速,这一优势是民营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促进企业迅速发展,但这同时也是很多民营企业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民企投资项目建设时,如果不做好相关的论证与规划,往往会导致项目投资失败,严重的还会拖垮整个企业。因此,从民企项目建设的动机、流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与改进,强化财务管理与监控,是改进民企项目建设、实现民企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6,(9)
当前,民营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民企侧身而坐;证券市场上,民营企业属凤毛麟角,如此状况,使民企普遍面临资金饥渴症。这时的海外上市看来是如此的美丽:不仅可以顺利融资,同时还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林平平 《商场现代化》2010,(14):106-106
中国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又面临着新的危机—人才的危机。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本文针对中小型民企当前用人现状,从如何建立人才生态型企业文化出发,从长期智力投资的角度来吸引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并在用人方面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小型民企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用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策划前言究竟什么在影响一个城市民营企业的上市路线?是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民营企业自身在管理、文化、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先进程度?还是当地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的激励力度与扶持效率?抑或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真正阻碍和制约青岛民企上市、做强做大的瓶颈是什么?民企在上市过程中,会遭遇怎样的难题?这些难题该如何破解?政府的扶持政策该如何制定,才会在最大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影响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体制障碍和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民企上市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全方位的努力。企业自身必须迈过规模小、体制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少、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而从政府角度,主要的问题就是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伟 《大经贸》2006,(9):12
种种诱惑,让企业家以为海外的聚宝盆触手可及,而脚下的障碍变成透明,摔交成为了理所当然。 障碍一:公私不分 民营企业通常延续家族制企业的管理模式,即使改制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完善治理结构,尤其是内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忽视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准则,历史档案资料混乱,其账目的可靠性一直受到市场质疑。由于缺乏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历史财务资料,以致境外投资者无法接受内地民企的盈利情况。这些都是内地民企海外上市中遭遇困难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尹一妍 《浙商》2006,(9):28-30
被称为“草根经济”的浙江民企,现今实力如何?由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浙江百强民营企业排序”榜单,不久前揭晓了答案。浙江已有14家民企2005年度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比2004、2003年度分别增加3家和8家。  相似文献   

15.
香港创业板是一座金矿?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民营企业资本市场上市成为时尚的话题.苦于在内地无太多集资渠道的国内民营企业更是将我们的近邻--香港作为主要的关注对象,纷纷将眼光盯住了香港创业板市场.去年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180亿港元,其中民营企业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据称,这个份额超过了民企在内地股市的同期集资额.同时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将有300家左右的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香港则为内地民企海外上市之首选地,并预料每年至少有50家民企赴港挂牌.近期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优质民营企业香港上市融资大会"更是将这一高潮推向极至.此次大会除安排国内民营企业推荐自己,和投资者接触外,在符合资格民企等候上市的8个月至1年的期间,还会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财务顾问服务,包括内部重组、市场定位、财务管理指导等等.  相似文献   

16.
财务管理是民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着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民企资金管理不科学、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特点。结合财务管理方面的弊端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对策,即加强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和运用、加强民企财务管理方面人力资源建设和健全民企财务管理规则制度,为规范民营企业管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众多民营企业来说,能否抓住“十二五”的机会至关重要。然而,民企如何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强  周彦 《浙商》2006,(4):60-63
“我就想问问行长.银行说支持民企发展,支持了这么久,我们的融资途径并没有拓宽,需要钱的企业依然得不到资金,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浙江建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祥就”融资贷款”的话题发问,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段永宽欣然接招:“民企的前景总体很好,但在一些具体企业里,却存在问题。民营企业要长足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实现有序经营。”段永宽似乎在继续着《浙江的银行为什么牛?》的话题,并依然在接受着来自民营企业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李建华 《浙商》2011,(21):36-36
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在座谈会上问:对民营企业在浙江发展的地位认识够不够?对民笃企业在浙江发展的轨迹研究够不够?对民企的扶持力度够不够?给予民企发展的温暖够不够?  相似文献   

20.
朱卫江 《浙商》2006,(9):20-20
在对职工的福利关心上,民企也越来越“国企化”:温州一家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企业实行老员工“内退”制度等等。从造集体宿舍、办子弟学校、给保底工资、发过节费、授予终身员工到准予员工内退……人们似乎从一些浙江民企的身上又看到了过去国有企业的影子。于是,种种疑问纷至沓来:民营企业不要竞争力了?“企业办社会”、“铁饭碗”回潮了?“民营企业国企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