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汽车圈,有一种观念流行已久: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中国汽车已经实现了"做大"这一目标。中国是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下一步就是努力"做强"。对于"大",我们过去主要是从产销数字和企业规模上来解读。从产销数字上看,2011年,中国  相似文献   

2.
近阶段"中国制造"遭遇一系列危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做出回应,用事实和数据为中国制造正名。中国制造频频遭遇质疑,虽源自于个别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却唤起了许多中国企业对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的重视。就此,记者采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顺利闯关的秘诀是:拿投资、抗危机;抢时间、换内需。为此,当务之急中国政府应该作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很多人为此而自豪。其实这种大国的处境很尴尬制造大国的尴尬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很多人为此而自豪。其实这种大国的处境很尴尬。据《中国品牌》杂志披露:全世界商品总量的30%是由中国制造的。其中轻工产品占到60%~70%。这是很惊人的!加拿大《环球邮报》曾经报道:中国是世界三分之一服装、三分之一电脑,二分之一鞋,二分之一数码相机,二分之一的DVD播放机、三分之二复印机,75%的手表,75%的礼品玩具和60%的欧美体育用品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5.
文华 《市场周刊》2004,(21):34-34
5月,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期间,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防止经济过度增长,努力使经济“软着陆”。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充分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决心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合作应对,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比较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两部战略,二者既有相似点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二者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无刺激     
低通胀也是一种社会安全网。有没有想过中国政府不再做任何经济刺激?很多人不相信,因为地产商正在不断拍出新地王。5月份广州拍出3个"地王",上海则拍出了8个"地王",大家都会假设,地产商观察政策动向比其他人都灵敏,地产商赌对了很多年了,他们敢拍出地王,中国政府怎么会让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为我国达成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描述的宏伟蓝图。本文则是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这部文件的解读,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伟 《大经贸》2012,(4):15
中国制造目前面对且正在扩大的困局,并非人民币升值引出的,而反映了一个无情的现实:中国在某些低端产品制造方面曾经拥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一"中国制造"或在滑入空前的困局之中。三个问题最为明显而紧迫:一是面向出口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做外贸的似乎都在喊生意越来越难做。另一个是民营小企业普遍吃紧,连专为小企业提供电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中国在对香港恢复主权时,时任港督的彭定康与中国政府激烈对抗,当时中国国内曾用"千古罪人"形容他.但是,十年后,他却成了中国人民的朋友.现为牛津大学校长的他在担任欧盟外交专员期间,为中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推动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会而不是威胁等.当然,这对很多国人来说,好象是彭定康变了,实际上可能根本没变.因为,作为一个职业政治家的他,必须在其位,谋其政.世界外交界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20,(3)
本文首先分析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的意义,其次阐述目前"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树立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的国家战略措施,借助国家力量并结合企业自身努力共同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分析现代企业两个重要功能,即加工与制造、设计与想象之间的区别,研究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设计和中国想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政府与企业应努力把目前的中国加工和制造水平提升到中国设计和想象水平,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服装消费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服装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几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做了很多努力,但中国自有品牌服装销售却非常少。总结了一些中国服装创立国际品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服装创立国际品牌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Walters夫妇就"中国制造"手枪质量问题导致儿子死亡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美国密苏里州西区联邦法院用缺席判决判中国政府赔偿1000万美元。美国Walters夫妇要求扣留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等3家银行中相应的中国政府财产,美国纽约州南区联邦法院以该财产不在美国境内为由,驳回原告要求。2010年3月,美国原告提起上诉。本案仍然在进行中。本文通过对本案的分析,引出中国政府及国有企业在美国法院面临的主权豁免问题的分析,如中国政府在主权豁免案中可引用的抗辩理由;中国国有企业援引主权豁免的利弊;执行国有企业中相应财产问题。本文旨在引起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在司法实践中涉及中国的主权豁免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期封面故事是关于大数据的,尽管这个词不是什么热词,但是,也许今年描述它是比较恰当的。因为一些企业有了大数据意识之后,已经做成了很多不同凡响的工作。读完大数据专题,相信读者会有非常大的收获:从一个很高的角度来理解大数据的神话和现实,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在"数据初级阶段"上的探索和努力。为此,我们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方式来设计封面:一些碎的东西,是如何通过剪辑(数据清洗),重新获得更丰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伟祥 《商务周刊》2008,(22):78-78
中国政府和产业界已经意识到了传统制造模式的弊端,也试图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制造模式,而随着欧盟等绿色贸易壁垒指令的不断出台,"从摇篮到摇篮"的制造模式变得越来越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一泓 《现代商业》2013,(13):40-47
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罗纳德·科斯教授的回答是:"不是中国政府,而是我们称之为的‘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如何总结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并展望中国未来的社会转型,中外学人提出了不少理论、假说或分析模型。他们共同致力于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你买一个苹果电器的时候,实际上你看到的都是中国制造、加利福尼亚设计。一个iPad,售价是300美元。这300美元当中只有1.3%由中国拿走,43%由日本赚走。30%的利润是苹果的纯利润。对于中国公司来说非常紧迫的一点就是要打造全球品牌,你只是去做制造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只做低成本的领袖会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制造业将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教育,培养能胜任现代制造业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而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变革,在新形势下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机械类实训基地是当前亟待探索的课题。为此,对当前大多数机械类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新形势下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建设内容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