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市场规模和报酬递增密不可分,较大的市场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基于1990-1997年中国省区细分产业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中心-外围”趋势加强,但历史产业布局的影响居次要地位。进一步的估计结果证实,国外需求依赖型产业在国外市场规模较大的省区增长较快;较大的本地和地区市场促进了国内市场依赖型产业的增长,但与本地市场相比,来自其他省区的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瑛 《生产力研究》2012,(10):180-182
文章着重分析了影响制造业分布的"需求"因素,将中国各省区的"市场需求禀赋"划分为本地市场需求、面向本地的周边地区市场需求和面向本地的国外市场需求,进而用2009年的数据分析各地市场需求的分布;本文将制造产业划分为内部市场依赖型产业和外部市场依赖型产业,并用2005—2009年2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内外需求分布对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和分布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因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地区会获得生产和出口的优势,这个效应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解释区域间贸易和产业区位选择的新路径.在对中国若干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区域层面上同样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若将选择样本的邻近省区市场考虑进本地市场规模,会使得本地市场效应缩小.因此,地区的发展不仅应考虑要素资源的投入,也应加强本地市场潜力的开发,加强地缘经济关联,扩大市场规模,以吸引相关产业向本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4.
空间经济学理论表明,基于市场规模的产业本地市场效是新的比较优势的源泉。从产业本地市场效应角度考察我国区域间产业发展,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的本地市场效应大小,即“超常需求”的大小,发现伴随规模经济的“本地市场效应”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产业空间结构的现象。根据产业本地市场效应,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育主要产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途径之一,是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地市场效应指的是,如果本地市场规模较大,产业会受到市场引力的影响,更倾向定位于本地,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本文以成都经济区为例,通过区位基尼系数度量了产业集聚状况,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区内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和影响规模,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成都经济区明显存在,并且对产业分布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认为,现阶段成都经济区内集聚力大于扩散力,成都正处于集聚发展的关键期,要顺应这一趋势,引导产业在区内合理分布,促进成都经济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口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两位数出口数据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地理格局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但2000—2006年多类出口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其中原材料类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下降较大,劳动密集型次之,技术密集型产业下降较小甚至稍有增加。从城市尺度看,这一阶段出口产业的空间扩散效应明显,2000—2006年原材料类产业从中西部城市转移到东部沿海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城市群外围城市扩散。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集聚于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空间扩散表现为由珠三角核心城市向长三角核心城市转移。2007—2011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在出口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最终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主要城市群及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通过计量模型初步发现,新贸易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区位选择及空间分布有较强的解释力,本地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获得出口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除了受到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外,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增长还受到了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影响。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这会挤出出口企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开发区政策等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增长。但地方政府税收力度过大会降低出口企业选择该地的可能性,并阻碍出口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黎 《经济师》2007,(11):64-65
文章以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为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软件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文章认为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原子分散型,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市场绩效总的来说有较大提高,但近几年利润率较低且有下滑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92-2011年中国与31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服务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相对需求结构、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均促进了中国服务出口,并且后者促进作用大于前者;还发现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的传统服务、新兴服务、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出口,其中对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需求结构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也促进了中国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但促进作用较小,同时需求结构弱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传统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出口;最后发现中国的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都存在显著的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而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则都存在显著的需求结构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及许可费、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的本地市场效应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毛其淋 《产经评论》2012,(1):111-125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国际贸易和FDI因素的对外开放指标和综合考察4类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规模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个省份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基础设施规模、对外开放与省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基础设施规模是否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都显著地促进了省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每提高1%,将导致人均实际GDP提高0.379%和0.251%;基础设施规模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偏效应明显地高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最后从动态过程看,对外开放对各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基础设施规模对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度及其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采用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普查数据计算了31个省市的劳动集中度,并以此解释产业空间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发展变化.文章发现:(1)人力资本集中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集中度上升会提高地区的收入水平;(2)各省市的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并有可能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是地区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促进劳动力充分流动、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是有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各省市1985—2004年面板数据分析FDI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差异,结果发现,FDI和经济增长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间接融资市场发展比较好的省市,FDI对当地经济的增长有很明显的正溢出效应。因此,加快地区间接融资市场发展,增强FDI的产业后向关联,对于提高FDI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正溢出效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between 2000 and 2010 to explore how firm ownership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contribute to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ese provinces. Specifically, we explore how the extent of specialis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at the province level fosters both Marshall–Arrow–Romer and Jacobs spillovers, as well as how foreign and state ownership influence regional innovation. We find: (i)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benefit from Jacobs but not MAR externalities, with the former spur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invention patenting; (ii)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dvance local innovation, with the latter again foste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and (iii) a convergence towards a combination of low specialisation and high diversity in provinc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China's more developed inland coastal provinces and less developed inland province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BOG08) on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thermal power sector. We focus on two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the install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equipment and improvement in energy efficiency. By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ology, we investigate if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stall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equipment between provinces under the regional control policy for the BOG08 and other provinces. Furthermore, by using matching methods, we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nergy efficiency between power plants in provinces targeted by the policy and those in other provin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BOG08 on pollution control equipment. On the other hand,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d by the coal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thermal power plants improved in 2007 and 2008 in provinces designated as areas requiring coordinated air pollution control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faster and cheaper responses played a larger role in pollution reduction in BOG08.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交易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和新发展理念,探讨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起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累积动态效应,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DID检验,发现结论依然成立。(2)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政策促进效应显著,而中部地区不显著,西部地区则呈现不明显的抑制效应。(3)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促进共享发展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其中,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而能源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较小。(4)分区域机制检验发现,东部地区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次之,能源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小;中部地区中介效应最大为能源结构,其次为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③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值,构建了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00—2008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实物投资、对外贸易、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人口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负面影响,在低分位数处该影响最大,在高分位数处该影响相对较小;汇率制度的变迁导致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gional banking structures in China and their 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Using a panel of 27 provinces and four directly controlled municipalities from 1997 through 2008, we find that the presence of large banking institutions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local markets and that this negative relation is driven mainly by participation of large banks in the short‐term loan market. Rural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contrast, are found to promote regiona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Moreover, large state banks facilitate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concentrated markets. When we interact measures of banking financing by state banks and rural banking institutions with a set of provincial‐level marketization indexes, we find that extensive marketization, factor market development and sophistication of legal frameworks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large state banks on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provinces with advanced market development, efficient factor markets and favourable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rural banking institutions on small business growth is even stronger.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对于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有正效应,但并不显著;FDI、技术进步对三个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效率有显著正效应,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具有显著负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模式使得其容易受到外部经济表现的影响,其中外需冲击是重要的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方面为外部需求所拉动,另一方面其竞争力体现为成本优势。在前期出口成本上升和目前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相继进入衰退的情况下,为稳定出口增长,中国应在短期适度回调出口退税率和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在长期致力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