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老板就是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员工。因此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没有中层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即使企业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一、提高企业中层执行力的必要性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把事情做正确";相对于基层(操作层)"把事情做正确"的定位,作为执  相似文献   

2.
中层管理者本来应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企业决策、战略执行及基层管理与决策层的管理沟通。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改革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这些人把高层主管的意愿、工作动能及生产率与市场现实这三股企业发展的动力连接在一起。中层经理人员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执行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权在中层。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老板就是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是基层员工那里。因此,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是支持大脑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否持续发展,需要战略、管理、人才等一系列的支撑。而其中,一支精干的中层管理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决策层是头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管理队伍就是企业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内部管理顺  相似文献   

4.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企业管理界,但这句话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的工作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对,过程很重要。那么,新任中层主管如何利用流程把事情做对?本文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5.
周冠华  薛亮 《企业研究》2005,(12):48-50
美国著名企业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当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横向扩展到一定程度时,老板一个人已经无法负责这95%的执行了,为了使企业仍然能够运行有序,老板就需要找一些替身,去传达他的思想、执行他的战略。这就是企业中层的诞生。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老板就是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也就是基层员工那里。因此,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  相似文献   

6.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企业管理界,但这句话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的工作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对,过程很重要.那么,新任中层主管如何利用流程把事情做对?本文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7.
叶敦明 《企业文化》2012,(10):69-70
相似度高的企业拥有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而貌合神离的企业拥有的则是唱高调的花架子文化 一个企业做的不好,老板会把主要原因归咎于中层和基层的执行力差。老板们心里挺委屈的,自己的战略那么富有洞察力、前瞻性,就是执行不到位,眼高手低的毛病总是发生在自己的企业中。于是乎,管理大师们投其所好,什么执行力就是竞争力、细节定成败等实战...  相似文献   

8.
某媒体访谈陈忠信时曾问:如果把企业的老总比作一辆车,清问您选择什么品牌?陈忠信不假思索:巡洋舰越野车。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于全球经济大循环之外。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管理方法和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的个性色彩的日趋浓厚给管理理论与实践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   现代企业运行大多是以职能、产品以及它们的组合的部门为依托的。如果我们把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职能比作应用软件,它是为解决一些专门问题而设计的,把支持管理职能运行企业、消费者和员工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管理职能的有效运作以什么作为平台与企业和员工联结呢?答案是——制度与道德。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于全球经济大循环之外。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管理方法和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的个性色彩的日趋浓厚给管理理论与实践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现代企业运行大多是以职能、产品以及它们的组合的部门为依托的。如果我们把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职能比作应用软件,它是为解决一些专门问题而设计的,把支持管理职能运行企业、消费者和员工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管理职能的有效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于全球经济大循环之外。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管理方法和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的个性色彩的日趋浓厚给管理理论与实践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现代企业运行大多是以职能、产品以及它们的组合的部门为依托的。如果我们把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职能比作应用软件,它是为解决一些专门问题而设计的,把支持管理职能运行企业、消费和员工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管理职能的有效运作以什么作为平台与企业和员工联结呢?答案是一制度与道德。  相似文献   

11.
刘戈 《企业研究》2009,(10):58-63
日本人把通用汽车比作躺在病床上的巨人,通用汽车公司前任CEO瓦格纳把通用汽车比作被鱼雷击中的航空母舰。一些消费者嘲笑通用汽车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恐龙,另外一些人哀叹通用汽车是一只垂老的大象,相对乐观一些的人则把通用汽车比作一条搁浅的鲸鱼。  相似文献   

12.
CSR不是慈善     
一个企业家可能会做很多慈善,同时带领公司做社会责任,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范畴 对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意味着什么?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其产品、品牌形象、品牌口号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随着社会发展和商业进化,企业是谁、有什么个陛、在人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这些问题会越发重要,企业越来越人性化,公众会把企业当作一个人来对待,企业公民就体现了这个趋势。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体,高层即是脑袋,职责是决策——做正确的事:中层相当于腰杆,主要责任是执行——正确地做事;而基层则是双腿,责任是操作——把事做正确。一旦中层缺乏执行力度,企业挺不起腰杆,竞争力从何而来?所以,企业急需——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位朋友是一家民营氽业的中层经理,他的老板是一个有着很强事业心的人。然而,近来老板显现出了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急于求成。每当业内有什么新项目或者新动向,老板一定会跟风试一把,甚至企业还尝试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层不好做"是业界的一句口头禅。要做一名合格的企业中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不要让自己那么忙,二、做个受高层喜爱的中层经理,三、做个让下属信服的中层,四、提高自己的修为。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一名企业中层,作为企业中层应具备的素养,及如何进行学习。希通过本文对所有的企业中层管理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业管理》2012,(7):28-29
<正>如果要把经发物业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将这家快速发展的西安物业服务企业比作白桦树是再恰当不过了。奋发向上、顽强高直,白桦树的品质与经发物业人的内在精神达到了某种印和。  相似文献   

17.
晓庄 《中外管理》2008,(8):106-106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但这句话对于企业的中层主管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那么,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对?是你对下属义正辞严地说“我只要结果”就能有好结果了吗?如果主管只是发号施令,又如何体现你的价值昵?  相似文献   

18.
著名企业家、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启均提出过一个在业界有很高知名度的“一把盐”理论,他认为: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将它比作一把盐的话,那么市场就好比一大锅汤。如果将这一把盐一次性地全部倒进锅里,可能一锅汤感觉不出什么味道,但是如果把汤一碗一碗舀出来再放盐,每一碗都够味道。这就要求企业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管理者就应该是企业的大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就是企业的不同器官,内部审计就是眼睛。眼睛根据大脑的需要和指令,观察和分析问题,并把看到的事物、发现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反映到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和判断,做出决策,协调和支配各个器官处理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会芹 《会计之友》2013,(8):123-124
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把会计工作人员比作默默无闻的管家:企业的管家、事业单位的管家、国家的管家。这些默默无闻的管家正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酸甜苦辣让人动容,他们的勤奋、求真、务实又让人骄傲。我作为一名开滦会计人,就更能挺直腰板说:"我为会计人骄傲!"会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不仅政策性和业务性强,而且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