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以红树莓杆为原料,以红树莓杆茶饮料生产工艺,制成的红树莓杆茶饮料,通过添加1%果胶酶、1%琼脂、1%壳聚糖的方式,以冷冻、加热的方法确定红树莓杆茶饮料的稳定性,并放置观察其沉淀现象。结果表明:浸提、粗滤、调配后,加0.01%热琼脂48小时低温静置处理后,红树莓杆茶饮料稳定性最好,澄清、透明,15日内未见沉淀。  相似文献   

2.
茶饮料按其原辅料不同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又可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和花茶饮料。按我国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和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木糖醇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争夺战已拉开序幕。茶饮料生产企业为进一步确立自身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纷纷看好无糖茶饮料。无糖茶饮料是茶饮料生产企业21世纪的希望所在。曾在乌龙茶饮料领域夺得日本茶饮料销量第一的三得利公司也瞄准了绿茶饮料市场。三得利赋予绿茶新的创意,推出了“绿水”、“使体内更清洁的茶”、“中国绿茶”等产品,在无糖茶饮料市场上树立起新的品牌形象。今后在无糖茶饮料方面,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企业标准化》2006,(1):80-80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可分为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可分为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可分为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等。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家企业的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6%。抽查结果表明:具有80%市场占有率的大型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设备先…  相似文献   

7.
一、茶饮料简介: 茶饮料按其原辅料不同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又可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和花茶饮料。按我国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和茶饮  相似文献   

8.
《监督与选择》2006,(10):38-38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茶饮料按其原辅料不同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他茶饮料;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又可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和花茶饮料。按我国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和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规定,茶汤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木糖醇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争夺战已拉开序幕.茶饮料生产企业为进一步确立自身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纷纷看好无糖茶饮料.无糖茶饮料是茶饮料生产企业21世纪的希望所在.曾在乌龙茶饮料领域夺得日本茶饮料销量第一的三得利公司也瞄准了绿茶饮料市场.三得利赋予绿茶新的创意,推出了"绿水"、"使体内更清洁的茶"、"中国绿茶"等产品,在无糖茶饮料市场上树立起新的品牌形象.今后在无糖茶饮料方面,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可分为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随着一首“越升越高旭日升”的歌曲响遍祖国大江南北,一个新的民族品牌——“旭日升”脱颖而出并迅速崛起,凭借独创的冰茶、暖茶,勇拓市场,后来居上。在短短几年内,以超常规的速度跳跃式发展,以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中国茶饮料市场,真正成为中国茶饮料第一品牌,旭日集团也同时跻身于“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在神州大地只要一提“旭日升”人们自然就想到茶饮料,一提茶饮料也就必然想到“旭日升”。但到了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70%跌至30%。今天,在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旭日升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目前茶饮料存在的主要问题茶多酚、咖啡因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按茶饮料标准的规定,各种类型的茶饮料其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就不能称为茶饮料。目前我国茶饮料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征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滥用添加剂、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茶饮料生产中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环节是: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是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不合格;原料质量及配料控制等环节易造成茶多酚、咖啡因含量  相似文献   

13.
茶饮料是消费者夏日的常用饮品,但市场上假冒的茶饮料却常常令人在选购时防不胜防。不过,如果您能掌握一些识真辨假的常识,还是可以避免上假货的当。下面就茶饮料的选购给您教几招:看包装真品茶饮料包装精美,印刷清晰,包装上的套色自然,瓶盖上的防滑齿纹无磨损迹象,瓶身无明显的磨损和变形,且呈透明状。假冒的茶饮料往往采用回收的废瓶,因此瓶盖和瓶身有磨损现象。看颜色茶饮料一般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所以茶饮料常见的颜色有绿色和红褐色两种。您在选购时一定要看茶饮料的颜色是否自然,若颜色太深或太浅,都有可能是假冒产品。尝味道真…  相似文献   

14.
茶饮料是一种新兴的保健饮品,研究微生物发酵对于茶饮料未来发展、提高茶农收入和实现饮品企业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微生物发酵茶饮料的特点与应用做一个简单论述,并对微生物在茶饮料未来发展的解决问题进行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6,(3):48-48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可分为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等。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具有80%市场占有率的大型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产品质量稳定。而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46.7%,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监督与选择》2006,(10):10-10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组织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41家企业生产的49种产品,合格4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8%。抽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促进了茶  相似文献   

17.
来自茶饮料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散装茶叶对购买档次、冲泡程序以及茶具使用有较高要求,讲究“火候”的传统饮茶方式显然已很难跟上都市生活的节奏。于是近年来的开盖茶饮料成了许多都市嗜茶人的理想选择。既方便、快捷,又满足了品幽茗香的欲望,一时之间茶饮料呈现出一派风风火火的气象。据有关机  相似文献   

18.
雀巢冰极冰爽茶是雀巢2005年新上市的茶饮料产品。其上市之时,面对着相当困难的市场环境:康师傅、统一等品牌抢夺了市场先机,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茶饮料竞争相当惨烈.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后来者居上的难度相当大;市场高度同质化,市场投入巨大,但效果差强人意;消费者对品牌差异敏感度低,品牌指定购买程度不强,  相似文献   

19.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4类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查。其中,茶饮料抽查中有79种茶饮料符合标准规定,有1种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不符合项目涉及茶多酚、咖啡因;抽查的60种碳酸饮料  相似文献   

20.
由于看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茶饮料厂正在建立和筹备中。其速度增长之快,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茶饮料市场是否也会像方便面市场的发展经历一样,最终把自己推进市场竞争的自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