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计目标入手,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计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按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人人都能均等化地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而不是取决于其支付能力。为了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界定,对反映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协调现有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式来促进省际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如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来对我国提供相关经验借鉴。本文认为,大规模的转移支付额、科学的转移支付办法以及对公共卫生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庆军 《企业导报》2014,(21):57+59-57
总结寿光市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保体系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人员编制不足、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基本药物品种无法满足需求成为制约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因素,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多样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卫生监管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蓉  陶永刚 《乡镇论坛》2014,(14):20-20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医疗卫生事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健康大礼包”,让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着落。  相似文献   

7.
李斌 《活力》2009,(15)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增进人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前不久,国家分别召开了启动会议,中央财政正在陆续下达项目资金,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焦作市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基本公共就业等服务为切入点,以健全公平化服务制度、构建均等化服务体系、完善全覆盖服务网络、推进信息化服务工程为重点,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保障、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环保生态、科学技术和公共安全五个方面均等化程度较低;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础医疗和公共文化三个方面均等化程度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公共文化、环保生态和公共安全方面,11个民族地区内部的均等化程度低于全国均等化水平,需要在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数字政府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通过提升政府透明度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规模较大或数字化水平高的城市,其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优化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城乡间协同合作,健全更为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文 《中国就业》2023,(3):52-5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好各类就业服务平台载体,对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均等化就业公共服务至关重要。对就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的规划建设思路,应从就业服务、供给主体到平台载体进行整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发[2009]12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文章主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希望能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真正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公民健康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必须保证全体公民健康权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解释了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兰 《价值工程》2012,31(11):314-315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关键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开展,昆山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正逐步推进。文章在阐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昆山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做法、存在问题等,为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彭州市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覆盖城乡的综合补偿机制。按综合算账纳入综合补偿机制的经常性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和基层常用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医保基金中按规定支付的全民体检费、一般诊疗费等。机制运行取得了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及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为代表性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的测算表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方面;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卫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主要表现在道路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方面。下一步,应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制度着手,设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资金来源一般为国家及各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拨入,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绩效评价是促进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资金使用效果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绩效评价对国家全体居民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在分析当前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茂路 《新疆财会》2010,(2):10-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国务院32号文件明确要求新疆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本文对新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相关省市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新疆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横向比较,找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距,进而提出了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