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姚家祥 《生产力研究》1996,(6):84-86,93
论国有企业危机及其管理姚家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算起,已有十余年,取得了一些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危机。对国有企业进行危机研究,既有利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稳健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居安思危,提高管理素质。一、国有企...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理论依据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直是结伴而行的。其间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为了理清企业改革理论依据的发展脉络,本文将其分为”扩权让利论”、“两权分离公”、“法人产权论”、“资本所有权论”、“一步到位论”五个阶段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田彪  田宇红 《经济师》1997,(11):44-4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国有固定资产的投资与管理●田彪田宇红1996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就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中流砥柱。同时全面正确地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难点与对策王清则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一环。1992年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目的在于健全企业经营行为,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使国有...  相似文献   

5.
刘维占 《经济师》1997,(8):7-8,13
信用论——兼论国有企业借贷经营及其理论依据●刘维占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借贷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现形式。那么,资产借贷经营市场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一、信用与生产发展信用是个历史范畴。信用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近二十年,其特征阶段众说纷纭。纵览近些年国内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论述,对国有企业改革阶段的划分或是依据重大举措,或是依据改革思路。前者普遍将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四个阶段,但具体说法各异;后者基本上又分两类观点,即“两阶段论”和“三阶段论”,每类观点又有多种不同表述。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环境●于洪平张曼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的十五大所做出的各项英明决策给全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述为国有企业拓宽了道路,指明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强调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使国有企业面临着崭新的课题,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过去几年中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人们在新的问题面前不免产生一些困惑。本文对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的股份制、经济结构调整、资产评估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处于困难之中,急需改革。股份制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资本组织形式,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解决企业体制和机制方面较其它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通过股份制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一、推行股份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二、澄清股份制的认识误区;三、立足实际,使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逐步纳入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的战略重组●吕国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以至整个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1.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国家在大量出售国有企业资产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售价过低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从经济学理论入手探求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的形成机制。然后结合转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挖掘转轨国家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的深层原因。最终得出转轨国家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价格过低主要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因特殊的时空约束和渐进改革的制度安排,国有无形资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赖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考察湖北省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资本化的实践,总结了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遇到的结构失衡、产权模糊和披露缺陷等三大障碍,并针对上述障碍提出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过程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炳辉 《经济管理》2007,(23):89-92
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主要源于理论假设错误所导致的政府、市场和企业功能紊乱,从而在制度安排上混淆了产权、所有权和所有制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基于错误理论假设的刚性一元化意识形态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改变理论假设前提,重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在制度安排上确立国有产权的各类交易主体及其所有权,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去除僵化的模式.这三大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是一种国家现象,是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成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国有经济功能、国有企业效率、国有企业治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国企改革与地方政府关系五个方面对国有经济改革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为中国国有经济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所有制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正向相关性,进而为有进有退正名。进与退以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背景,是指国有经济在命脉领域的进与退;进退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进退的结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进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或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不能用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来解释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制度理论,以2013-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Tobit模型考察非国有股权参与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股权融合程度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外资股东参与有利于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机构投资者未表现出明显作用;分层分类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中央国有企业、公益类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治理环境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环保补贴可以增强非国有股权的环境研发激励作用,分析师关注有利于抑制私有股权短视化自利行为,二者均正向调节非国有股权参与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保障,也是搞好、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总结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succeeded in decentralizing decision making power down to the local and enterprise level. This decentralization has permitted a vibrant non-state sector to emerge alongside the state sector. Growing out of the state plan accounts for much of China's spectacula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productivity in the state sector has experienced little improvement. One can trace recurrent macroeconomic imbalances and inflation to the state policy to provide cheap credit to cover the huge losses sustain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ttempts to reimpose controls to cool down an overheated economy repeatedly have halted the momentum for economic reform. Failure to introduce banking and financial reforms threatens future growth of the non-state sector. The success of such reforms depends critically on efforts to restructure and privatiz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owing out of the state plan requires officials to adopt an explicit policy to stop supporting the losses in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9.
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竞争提高了对亏损国有企业进行救助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助于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殊社会责任,这根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功能的要求,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在一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种条件下国有经济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既具有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又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