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龙头牵动活农业 近几年,平泉县以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发展龙型经济,初步形成了5条龙:①种子生产、科技服务、加工销售一条龙;②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③以肉牛为重点的畜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④杏仁(果品)力口工、销售、创汇一条龙;⑤玉米生产、加工、转化增值一条龙。这五条龙型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翻番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平泉是农业大县,富民强  相似文献   

2.
李炜 《经济纵横》1999,(2):31-32,30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已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切人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重在优化,调整是手段,是在符合优化的前提下进行调整。何为优化?六个字:高产、优质、高效。怎样才能实现“两高一优”是我...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濒临渤海湾,是中国北方主要果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梨、枣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的1/3以上,居全国首位。据统计,截止1994年上半年,河北果树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果品实际产量39亿公斤,贮藏、加工量近10亿公斤。全省果品收入约占农业总收入的15%,其中212个乡镇果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79个乡镇占50%以上,发展果品业已成为我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奔小康的一个主要途径。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河北果园再增加400—500万亩,总产50亿公斤,产值(含贮运、加工)可达百亿元。因其净产值率高达80%左右,大约相当于300亿元工业产值创造的国民收  相似文献   

4.
记者:在当前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区实施的农业产业化“三个十工程”已经快1年了。通过实施“三个十工程”,我区农业和衣村经济呈现了新的气象,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请问陈副主席,实施衣业产业化“三个十工程”的意义和必要性是什么? 陈副主席:经过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农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农产品商品基地、市场体系和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也探索了一些新路子。但整体而言,我区农业这篇文章做得还不够大、不够精、不够深,农业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同先进省区…  相似文献   

5.
晋宏举  王翠屏 《经济师》1998,(2):45-45,51
对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晋宏举王翠屏农业产业化,严谨的说法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简单地理解,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一、福建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逐步向高产优质方向转化。一是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向优质化方向发展。2000年,全省优质和品质较好的早稻品种占早稻面积的比例达48.4%,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名特优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已达到20万亩,珍稀食用菌发展速度快,名优茶产量比重达22.5%,  相似文献   

7.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固安县在引导和帮助农民围绕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挥本地优势,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步入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 1、强化基础地位,理顺发展思路。固安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毗邻京津,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具有发展商品农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和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连续13年获得大丰收。最近,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研究》2001,(5):54-55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地处宁夏中部,原为县级吴忠市,1998年9月撤市设区,是地级吴忠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4镇13乡,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其中回族占57%,是宁夏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得黄河灌溉之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批准的农产品转化型“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和商品粮基地县,是自治区确定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经济核心区。近年来,在农业发展进入了结构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减缓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利通区牢固确立了农村经济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效养殖业为突…  相似文献   

9.
即墨市农副产品加工出口,走"国际市场联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带种养农户"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新格局。到目前为止,农副产品年出口交货值达6亿多元,占全市外贸出口交货值的30%左右,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额达5400多万美元。近年来,这个市顺应改革开放大潮,审时度势,选准切入点,采取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目前,全市蔬菜总面积达13.2万亩,年总产量4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8万吨,花生年总产量10.9万吨,全市年肉食鸡出栏1千万只,生猪…  相似文献   

10.
推动农业股份合作制的健康发展唐洁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彻底打破了"大锅饭",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从而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面临的新课题是,发展"两高一优"...  相似文献   

11.
易县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是个集山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重点贫困县。为了摆脱贫困面貌,实现小康,易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两高一优”农业为立足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用人机制,实施能人战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经济发展战略,力争使全县469个村到2000年全部实现小康。 一、抓基础,调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上,重点实施“12345”工程。(一)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对策刘苍劲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13.
迟克幸  牟建阳 《经济师》1999,(12):34-35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把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摆在重要位置,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又提出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金融部门要“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支持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成为基层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基层金融部门在构筑“大农业”上,如何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从资金的投向、投量上引导农民走产业化之路,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农村、农民的经济活动也大都是盲目被动的运作,还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产业化形式。这为金融部门支持…  相似文献   

14.
小康村建设与“双高一优”农业──晋城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典型调查王家俊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是新时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个转化,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畜牧是辛集市农村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畜牧科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家庭经营和生产基地为基础的“龙”型生产经营新格局。目前,全市有养殖专业村60多个,集体养殖场、养殖联合体及专业户1.2万多个,建起了以蛋鸡、肉牛、小尾寒羊、瘦肉型猪为主的8个区域性、规模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专业批发为主的产地市场及213家配套加工企业。1993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31%,再加上饲料、兽药、孵化、扒鸡、肉食等配套加工业的产值,畜牧这条“龙”的总产值占到大农业产值的50%。  相似文献   

16.
姜建军  杨超 《商周刊》2011,(4):86-87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苍山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该县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摆在农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围绕大棚菜、大蒜、牛蒡、大姜、冬瓜、土豆、红辣椒、食用菌等9个特色鲜明的蔬菜产区,发展生产基地85万亩。其中,绿色蔬菜示范基地1O万亩,上海世博会专供蔬菜基地3万亩。  相似文献   

17.
一、石家庄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石家庄市是农业大市,下辖19个农业县市区,222个乡镇,449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5万,拥有耕地面积887万亩,是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各级政府引导农民搞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展了优质专用麦和无公害蔬菜,设施蔬菜及食用菌、花卉等新兴产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崭露头角。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有5个产业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03,(5)
全国人大代表日前指出 ,农业工作同样需要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当前要把引入市场机制 ,推进农业工业化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把握 ,具体工作要抓好“壮大龙头”、“建好基地”、“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四个方面。所谓“壮大龙头”就是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就是科学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基地化生产为农业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优化环境”就是要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走进小城镇。“提供服务” ,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尽管对农机化的关注远没有60、70年代那么热乎了,但我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同全国一样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在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倾向。没能注意到我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机在我区不同地区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而是采用行政命令、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试图速战速决,超越了生产实际需要和经济可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给农业机械化声誉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改革开放时期,在对改…  相似文献   

20.
当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和市场农业的有机结合、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闽西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农村产业化已具雏形,具备了加快产业化进程的条件。要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