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蔡彦 《商场现代化》2005,(2):157-158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出发来分析我国的国企产权改革问题,并从制度变量、政府变量、国企变量和投资者变量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国企产权改革提出相关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议新经济下国企产权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国企现有体制下产权制度产生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从几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书勤 《商场现代化》2007,(14):261-262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通过对国企产权改革和相关企业产权法律规定的法理分析,提出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产权理念,确立法治化的目标,尽快出台国有资产管理法,完善国企产权交易的法律环境,实现国企改革的强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4.
王欣  丁亚男 《商》2014,(19):130-130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作为一项深化国企改革、明确国企的"权、责、利"进而提高国企效率与效益的重要举措,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产权交易的争论引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的思考,浅究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如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产权改革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是一个公认的全球性难题,而国企产权改革更是国企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这不仅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财富和权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一次重新分配,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健全、政府职能发挥得还不充分、立法机制还不成熟,使得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很难从市场、政府或者法律中找到可供其依赖的规则。最终,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成了一次缺乏规则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针对国企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探索,总结归纳提出以下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1)引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现代公司制度(2)通过股份制经营和股权分置改革清晰界定国企产权(3)利用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国企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引入,对传统国企管理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对国企管理改革有重大的启示,即树立“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明晰的国企人力资本产权、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引入,对传统国企管理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对国企管理改革有重大的启示,即树立“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明晰的国企人力资本产权、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一)我国现有制度政策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在经历了两次组建的高潮后,国有大型企业常常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出现。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了一大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企。特别是清产核资、关闭破产、主辅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和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后,一批国企主业精干、资产优良、人员合理、经营目标唯一,已经成为了现代意义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国资委想借助股市的力量推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产权改革,于是积极推动央属企业整体上市。因此,整体上市是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8)
当前,阻碍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主要问题,在于国企产权改革问题。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在当今社会,产权同样对经济发展,尤其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适合经济发展所需多样化所有制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概述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运用产权理论来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条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关于对国有企业的认识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一些误区,如产权改革、布局调整、垄断行为、高管薪酬、腐败现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澄清认识,确保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不是彻底私有化现阶段国企产权改革的目标应是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股权多元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革的超产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黎 《商业时代》2005,(9):18-18,15
产权论与超产权论的争论焦点在于谁才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根本道路。产权不清,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国企无效治理的主要原因。产权改革应是国企下一步改革主要方向和必然归宿。超产权论是产权论的重要补充,且以产权改革为前提方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企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纵深推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国企经营的激励问题改革上欲想突破,如试行国企经营年薪制、期权制,但结果都不尽人意,国企经营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国企经营激励机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燕玲 《商》2014,(8):59-59
本文回顾了中国国有企业产生的原因、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国企改革的方向,改革后国企的重新定位,国有企业的主要特点,进而讨论是否可以对国企直接放开竞争,或是进行产权改革,最终发现剥离政策性负担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如何使得国企更有活力是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是朝着产权改革的方向一步步推进的。本文从产权经济角度出发探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探讨国企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观点新闻     
《光彩》2000,(11)
入世后企业怎样提高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新近出刊的《经济学家》撰文认为,企业要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是产权界定。过去,国企在所有制上清楚,但不等于产权清楚,产权是跟投资主体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国企的问题就在于投资主体缺位。因此,产权改革有以下三个内容: (1)界定产权,明晰产权; (2)所有制结构调整; (3)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这里面包含很多问题,必须先把一些理论问题搞清楚: (1)改革的利益导向和危机导向。改革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一个好企业应是利…  相似文献   

17.
国企制度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存在,并且我国在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方面也在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国企的三项改革制度是能够全面深化国企核心竞争力以及内在动力的改革措施,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改革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文章在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简单探讨了国企组织机构与工作岗位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安瑞娟 《商业研究》2001,(5):106-108
国企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健全完善的产权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基础 ;不能将国企所有者代表与国企经营者的职能混为一谈 ,要把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 ,推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认识到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在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在股份制改造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矛盾与困难。可以说国企改革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难点之一。结合多年来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经验,描述了国企改制后的现状,分析存在这些现状的原因,试图探讨如何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与国企数量迅速下降并存这一重大经济现象背后,国企产权改革是否直接促进了企业出口。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和倍差法(DID),通过对2002年为全资国有、并在随后5年中经历产权改革的10694家工业企业的研究,我们发现:产权改革并没有直接促进企业出口;产权改革没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是潜在"产权改革→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作用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并非样本期间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间出口表现差异与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进而为探究出口推动因素与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