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文 《魅力中国》2010,(22):19-19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盛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造成了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一方面使自然资源被低效率利用;另一方面使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起合理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价格机制,自然资源才能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价格机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思路:从利益分配视角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案;生态补偿应该是多层次组成的;优化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补偿现行制度;建立支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增存 《魅力中国》2010,(25):24-24
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长久以来,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其经济功能,而忽视其强大的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功能,并开始重视生态利益。本文主要从自然资源涵义、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涂鸣英 《魅力中国》2010,(18):34-34
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长久以来,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其经济功能,而忽视其强大的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功能,并开始重视生态利益。本文主要从自然资源涵义、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徐进 《魅力中国》2010,(25):22-22
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长久以来,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其经济功能,而忽视其强大的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功能,并开始重视生态利益。本文主要从自然资源涵义、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许多革命老区都处在生态保护区和资源所在地。生态环境要保护好、宝贵的资源要利用好,一直是老区人民的高度自觉,也正是有了这份政治觉悟。老区人民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尽快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要求“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列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明确要求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生态补偿机制正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更能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老区人民,这是老区人民的福音,同时也是老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7.
徐文涛 《魅力中国》2014,(26):26-26
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值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许多地方自然资源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无偿占有生态效益、破坏生态环境却没有承担相应补偿责任的问题。本文从法律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生态补偿的评估体系、社会民众的生态补偿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志国 《南方经济》2015,33(4):116-120
广东以占全国1.8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7.79%的人口,减轻了相关省份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对全国是一种贡献。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这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要明确共建共享原则,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实行不同层级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多种补偿途径和方式,确定合理的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9.
邹辉 《中国经贸》2015,(15):36-36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点流域,一直以来,政府是流域管理者,但由于国家经济补偿能力有限,近期市场导向成为主要形式,目前流域补偿机制日益成熟,出现多种形式的流域补偿模式.丹东流域众多,在资源逐渐价格化的情形下,急需探讨流域补偿机制,特别以鸭绿江为体系的流域,流域水文、水资源等服务成本、损失与价值评估困难,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因此,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流域补偿区域进行分析,为丹东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成功经验,明确丹东流域补偿标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陈铁军 《珠江经济》2007,191(7):51-58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想有突破性进展,必须在利益机制上有所突破,充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可能找到一体化的真正动力。面对泛珠三角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需要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通过此机制明晰资源产权;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以制定合理的价格为导向,深化资源价格改革,让广大群众分享资源收益。为改善"泛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在"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下征收生态建设税,并将之主要用于西部生态建设。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生态建设的持续性,必须建立上下游之间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并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使下游受益地区承担一定的生态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面对珠三角地区不断扩延的"民工荒"现象,要及时建立起农民工利益补偿机制,适当提高农民工工资,加速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