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婷 《秘书》2014,(1):22-24
在中国古代,公文是管理公务、临民治事的重要工具?,是“政事之先务”“经国之枢机”。为了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和政治性,历代公文均惯于引用前人经典特别是儒家经书,其中尤以宋代为甚。  相似文献   

2.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公文审核称得上是一件“苦差事”,因为推敲文字是一项劳心的工作,需要冥思苦想,反复琢磨,时常会“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感到,做好公文审核要有较强的学力、眼力和耐力。  相似文献   

3.
温继祥 《秘书工作》2011,(10):36-36
公文审核是公文处理的关键环节,做好核文工作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举轻若重、力求完美。这里谈点自己的感悟。 热爱激发潜能。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热爱公文审核工作,才会主动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把工作干好。我多年从事公文审核,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下意识的自觉。比如,无论看什么文字性的东西,我总会停下来,  相似文献   

4.
探索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公文校核实践中,在文件送审、印制、发出前,把握以下十个“一致”或“对应一致”,有利于对公文格式进行快速校核,避免一些常见的“低级错误”,维护公文的准确性、严肃陛。  相似文献   

5.
曾芳芳 《秘书》2014,(4):32-3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GB/T9704--2012,以下简称“新《格式》”),均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实践中却仍存在不少从格式到内容的不规范之.处,造成公文写作的混乱状况。本文试对公文写作中的错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门面,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在公文处理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12000123号)第十一条规定:“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这就意味着公文中各组成部分所有的标识规则都必须按照该格式办理。但从笔者  相似文献   

7.
张松祥 《秘书》2013,(10):6-8
建国至今,我国有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共有三个版本:1988年9月公布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以下简称“1988版”)是第一个版本,1999年该版本经修订被易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1999版”),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统一之后,该国家标准又在1999版基础上得到修订,被定名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以下简称“2012版”)。  相似文献   

8.
正文风不实是公文写作的大忌,也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公文写作要让领导认可、群众满意,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必须坚持"五有"。"言之有谋"不短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就是周密策划、精心构思,不能急于求成、目光短浅。谋既要有全局眼光,又要有具体思路;既要深  相似文献   

9.
王西冀 《秘书工作》2013,(11):34-34
“公文”的定义,可以说争议不断,通观起来,不是失之于宽,就是失之于窄,讲内涵、作用、性质多,讲体式、程序、特点少。本人以为,所谓公文,应当是公务之文、公众之文、公布之文、公决之文和公益之文。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处收到一份署名为“××省接待处”给贵州省委办公厅的公文,称该省某市党委办公室领导同志,将于×月×日到贵州某地区考察,请通知该地区做好有关接待工作。看了这份公文后,我产生了疑惑,因为它的格式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11.
王霞 《科技与企业》2014,(10):96-96
企业的公文是管理企业、处理政务、记载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情况的常用工具。企业的公文处理是指运用“文件”这一工具,对机关工作进行处理和管理的一项工作,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发布规章制度,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洽商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国家、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在公文处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定和指导意见,成为企业处理公文的重要工具。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党政机关公文管理处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各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公文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公文处理如何做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周治辅 《秘书工作》2013,(12):15-17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名副其实地是日理万机。这“万机”之中有一件被许多人看作小事却被毛泽东当成大事的事,即纠正公文的文字缺点。在1950年至1951年间,他倾注了颇多精力,亲自部署,督促落实。重温此事的来龙去脉,至今仍让人深受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从而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确保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相似文献   

14.
公文校核是一项政治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既要冲破“不懂业务”的藩篱,消除“已经部门领导多次研究,不会有问题”的思想障碍,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校核;又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三要三不要”:  相似文献   

15.
公文,是由法定作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体式撰制的具有法定效用的公务文书。作为领导管理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公文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南北朝时,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并认为公文是“政事之先务”。公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罗忠贤 《秘书》2011,(12):42-42
文秘人员都知道,文书写作强调炼字,古人有“一字人公文,九牛拔不出”之喻,就是极言文书用字要严谨。下面撮录几则文书用字得失的趣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入手展开讨论,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即“求实、精简、高效”,旨在使国有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更加符合行政管理要求及其标准,更好地提升企业公文处理水平,提高企业行政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罗清萍 《秘书》2011,(8):35-36
在目前的公文处理工作中,不理解和不善于使用“函的形式”行文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中指出:“‘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函  相似文献   

19.
彭玉祥 《秘书工作》2011,(11):27-27
研提拟办建议,是机关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一份高质量的拟办建议,能够让领导快速了解公文内容、及时作出办理批示,加快公文处理速度,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份公文拟办建议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说明来文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等公文基本内容;二是说明完成公文要求的工作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做些什么、怎么完成;三是按建议格式提请领导阅示。具体来说,研提拟办建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泽坤  韩迎春 《秘书》2014,(2):36-36
公文标题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见于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