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代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以代工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为核心,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代工发展模式,即以自主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代工承接优势,以代工成长为推动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外包业务,促进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价值链的跃迁。  相似文献   

2.
代工合作、知识转移与技术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工生产是后进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合作双方存在知识转移和学习的动力以及长期密切的互动交流,使代工合作成为后进企业技术学习的有效机制。代工企业的学习意图、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内部学习环境是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分享及知识整合创新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企业技术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OLI范式提出30多年来,国际分工不断变化,出现国际生产外包方式.目前,关于这一方式下跨国公司OLI范式如何变化、代工企业有何优势、国际代工企业为何也对外转移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首先讨论和提出代工企业具有的优势二重性和核心所有权优势;在此基础上,改进折衷理论的OLI优势范式,提出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变化和代工企业OLI范式;本研究为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参与生产国际分工显著提高了其竞争力,参与不同国家的生产国际分工和参与不同阶段的生产国际分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参与高收入国家的生产国际分工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较为明显,参与零配件、资本品阶段的生产国际分工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影响更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参与生产国际分工使得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生产国际分工带来的溢出效应促使企业竞争力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5.
产品内国际分工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对于中国的就业有积极的影响。文章利用总量数据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这种积极效应,中国应该继续加强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继续增加参加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度,一方面通过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活动提高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有助于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引申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两个方向,进而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不同环节企业的利益来源,从而通过比较优势和附加值分析,探析出三种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搭配.  相似文献   

7.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升级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已成大势所趋。许多中国企业面临跨国公司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全球化浪潮,同时亦面临代工的风险、不利的处境和可能的损失。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外包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为跨国公司代工和配套,大力发展OEM模式,并积蓄力量向ODM和OBM水平升级。  相似文献   

8.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代工企业在ODM模式中与跨国公司合作创新的主从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指出:跨国公司只在自身知识边际收益较大时才会与代工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代工企业根据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比例进行知识转移,整个合作过程所转移的知识与跨国公司的意愿转移知识比率正相关;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比率随自身知识边际收益的增加而增大,随所有代工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之和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论为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确定最佳合作模式和相应参与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温特尔模式下台湾代工产业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伟 《经济前沿》2006,(1):20-24
20世纪90年代,台湾企业在世界IT业通过温特尔模式的代工获得了较大发展,某些产品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种方式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台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代工方式的技术含量及利润率也遭到质疑.本文将讨论台湾选择代工方式的背景,并与韩国比较以探讨两者不同选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对中国传统的代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代工企业迫切需要改变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局面,努力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同时寻求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文章在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176家代工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动荡性对代工企业开展国内国际双循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双元创新在外部环境动荡性与代工企业开展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微观层面上有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论,对于代工企业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中通过加强双元创新实施双循环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外资代工模式是长三角代工生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外资代工模式下长三角本土企业升级问题日益严重。分析长三角企业在外资代工模式下的生产现状,以及企业升级面对的问题,并提出了外资代工模式下长三角本土企业可行性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企业知识理论,知识决定企业能力,而外部知识转移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状态"。通过引入网络嵌入因素,探讨了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殊性及相关操作。研究发现,国际代工企业所嵌入的网络,具有"双重网络"与"俘获型网络"两大突出特征。受这两大特征的影响,与一般企业比较,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模型也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知识源"和"知识转移界面"两个部分都具有显著表现。进一步分析,由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特殊性,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在具体操作上,也应有相应的特殊安排,如"变内部化代工为专业化代工""、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治理、组织学习与代工企业升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价值链情境下,代工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链主"的影响和制约。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既能够直接影响代工企业升级,也可以通过影响代工企业链条中的组织学习绩效而间接影响代工企业升级;代工企业领导阶层的主观意向会影响升级成功的可能性,并能减弱价值链治理模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因此,为实现本土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权利位阶的提升必然需要提倡企业升级。同时,企业在升级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量约束条件和风险因素,并要有意识地推动价值链治理模式向对自身有利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冯晶晶 《经济师》2014,(7):34-3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垂直分工。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工资水平上涨,削弱了传统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此,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路径成为必要。文章在阐述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变动及其对传统国际分工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转型"和"突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梳理发展经济学中"人力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发挥和提升人力后发优势摆脱"贫困陷阱"的命题;围绕着如何实现人力后发优势的提升,比较我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及韩国的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指出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不同对于提升人力后发优势具有不同效应;最后对比了"比较优势"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以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并形成了以国际代工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代工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中国代工企业被跨国公司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成为世界“血汗工厂”。中国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代工企业“低端锁定”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策略,以期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企业承接外包生产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制造业外包的蓬勃发展,承接外包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制造业外包承接活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促进机制.在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外包(再分包)行为的双向促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经过产业集群效应、行业知识外溢和扩散作用及政策支持予以放大.但这一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突破性技术、管理创新尤其如此.因此,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较宜采取外包推动下的自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下行和国内要素禀赋优势减少对中国代工企业形成了冲击。模块化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代工企业要突破成长困境,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由价值链嵌入向模块化网络构筑转变。项目群管理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式,通过这一方式管理模块化网络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内部资源流动的充分性,有利于提高代工企业的资源获取水平,为代工企业构筑自身的专有性能力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3)
文章以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基于门槛效应可知这种负向作用随着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提升不断减弱;基于中介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参与国际分工体系通过促进城市化进程、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加剧了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阻碍作用,而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