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多边环境协定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边环境协定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关系问题在近年的争论中获得了新进展。多边环境协定中的某些贸易限制条款确实与世贸组织规则发生冲突,如何协调和解决目前仍然悬而未决。无论世贸组织成员及其贸易部长还是各国学者都对该问题极为关注,并提出协调两者关系和解决两者间冲突的种种建议,试图保持多边环境协定缔约国和世贸组织成员在多边环境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入世会使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样享受如下基本的权利 :(1)能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及知识产权在 135个成员中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 ;(2 )使我国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3)享受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 ;(4)享受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5 )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 ,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环境 ;(6 )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国际经贸规则的决策权 ;(7)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利用…  相似文献   

3.
《光彩》2000,(7)
入世会使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样享受如下基本的权利: ①能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及知识产权在世贸组织135个成员中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 ②使我国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③享受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 ④享受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⑤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环境; ⑥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国际经贸规则的决策权; ⑦享受世贸组…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从中受益,世界各国也从中受益。中国在享受世贸成员权利的同时,严格遵守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认真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和承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提高了市场准入程度,增强了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并积极为外商来华投资企业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和高效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制度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农产品进口管理根据WTO农业协定的市场准入规则和加入WTO承诺来进行。随着农产品关税水平的逐渐下降和一些非关税措施的取消或调整,农产品进口“门槛”正在降低,农业国际化程度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标志着我国已拥有了世贸组织规则赋予的权利,同时也肩负起了世贸组织规则规定的义务.本文梳理出了与船舶工业相关的世贸组织协议、条款及我国的入世承诺,并就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对船舶工业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白泉旺  俞海山  吕建锁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7(9):114-118,123
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及协调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已成为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的主要议题。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在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二者在政策之间还缺乏进一步的协调与联系。因此,设立专门协调机构,以世贸组织有关贸易与环境规则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强化环境国际标准的管理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是协调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全面履行世贸组织义务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全面享受世贸组织权利的第一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利弊分析早有专家详述,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而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权利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根本目的,也是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能享受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基本权利。我国加入WTO后,就具有了正式成员的资格,就可以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多边谈判的成果;可以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可以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境外投资;可以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地解决贸易争端;可以享受最惠国…  相似文献   

9.
关税是世贸组织规则中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应遵守其“游戏规则”,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但我国现行的关税有效保护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对国民经济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为此,在分析了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入世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我国西部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入世意味着我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执行全国统一的经贸政策,会给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空间带来影响。因此,我国应在充分借鉴世贸组织成员开发落后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在世贸组织规则下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1.
加入 WTO 后,我国的会计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少方面必须重构,会计实务的很多方面必须创新,会计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所有这些,都将使我国会计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与我国的司法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入世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并将使我国法律及其实施在社会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要担负起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维系世界各国对我国的信心。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信心,银行、证券等敏感的领域就发展不起来,成熟的资本市场就发展不起来,外商就不来投资。外国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它最重要的投资环境就是法律环境,有没有一个透明的法律环境,这套法律是不是和WTO规则相适应,这就关系到  相似文献   

13.
入世的重要意义在于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体系的进程,但鉴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入世后在获取贸易投资自由化好处的同时,防范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以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但对此我们也不能太悲观,要正确认识入世给我国带来的安全和不安全因素,并学会借助WTO保障机制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To realize China's modernization of economy,two approaches are indispensable-furth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But neither can we get to without sufficient energy supply.The problem is how we will deal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许新 《市场研究》2006,(3):60-61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即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扩大宣传、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生产、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熙易管理的电子化,即采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和资料的处理、传递和储存;二是企业级电子商务,即企业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和供货商、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石化工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7.
广告降温紧贴中国经济变化脉搏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最新发布《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总额达8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16.1%,较第二季度增长仅2.5%,整体降温持续中。而各大媒体的市场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电视的实力依旧强劲,占据  相似文献   

18.
<正> WTO 是套规则,这套规则是让你规规矩矩地打开市场、进行市场竞争。我们过去所存在的一些保护壁垒将被消除。一方面: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的市场,过去受到保护的很多东西将逐步消失。因此,我们将面临着更加激烈地国际竞争,这  相似文献   

19.
入世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中国服务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基础薄弱,总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入世给中国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笔者提出重视服务贸易,渐进式地对外开放,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外资,健全法律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等对策,希望中国服务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绽放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入世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外经贸体制改革的完善,对外经贸基本法——《对外贸易法》(下文简称《外贸法》)提出了修改的要求。我国将按照入世承诺修改颁布新版《外贸法》,本文针对我国立法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修改《外贸法》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