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相似文献   

2.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核算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有关规定,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进行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核算。其当期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也就是说,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  相似文献   

3.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会计处理的内容与方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性质的会计科目,其主要核算内容及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期末,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该笔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按二者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将原已计入该笔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相似文献   

4.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A.资本公积B.营业外收入C.其他业务收入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答案】A【解析】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出售、转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投资.陛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8.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人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在实务中,如果对“原计人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理解不当,则会影响到账务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赵桂娟  王伶  马黎 《会计之友》2007,(10):74-7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 ).  相似文献   

10.
李玲 《财会月刊》2007,(5):56-56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证券,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每到期末,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之后,当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以前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转入投资  相似文献   

12.
张敏 《财会通讯》2007,(10):49-50
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  相似文献   

13.
蒋季奎 《财会月刊》2008,(12):63-6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证券,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每到期末,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之后,当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  相似文献   

14.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15.
李杰 《企业研究》2012,(12):77-78
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企业的其他业务活动,那么应该是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同时收到的款项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把累计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次性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此时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也同时结转,另外对于计入到资本公积中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该也转出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也就是资产处置的时候就是算总账的时候,之前形成的暂时性差异要一次性转回。这样的处理模式基本上和公允价值剂量的金融资产的处理类似。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在其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处置相关资产时将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若有余额,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在此种规定下,不跨期处置相关资产时账务处理相对简单,无争议。但在跨期处置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的规定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之后的计量,即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期末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我国新准则规定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计算利得和损失,并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8.
袁建国  李琴 《广西会计》2003,(11):27-28
一  国外企业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内在价值法。以公司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作为内在价值确认、计量。若内在价值为零 ,不进行会计处理 ;若股价高于行权价 ,其差额则应预提作为费用 ,借记“递延报酬成本” ,贷记“股票期权” ;在服务期内每一会计年度末摊销报酬成本时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递延报酬成本”。在行权日发生股票期权与股票的交换 ,借记“现金”和“股票期权” ,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2 公允价值法。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内在价值法基本相同。3 或有事项法。将股票期权看作一种或有…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的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之后的计量,即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期末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我国新准则规定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计算利得和损失,并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2006)>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资产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价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一类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入利润表,另一类记入"资本公积"列入资产负债表.这种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