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去年,宁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总体要求,着重围绕"三美宁海"建设,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推动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城乡争优项目完成投资147.43亿元,小城镇综合整治完成投资16.39亿元,重点实事工程完成投资23.76亿元,各项投资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建改建市政道路完成13.76公里,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进行新的投资,扩大再生产,以便产生更多的利润来回报广大的股东,这显然是件好事。经验表明,许多高速成长的企业,都在其发展初期对主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从而使得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并依靠规模经济保持强大竞争优势。事实上,新的投资项目往往还决定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潜能,并率先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价表现出来。可惜的是,现在上市公司圈钱虽然相当容易,但投资项目却经常变更,有的干脆去炒股票,与股东们争利。毫无疑问,不同的投资动向,在不同的时期,决定了上市公司截然不同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3.
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地启动了安庆市经济的发展。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五年来,在不断优化的各类投资的推动下,一批批市场前景较好的大型骨干项目相继竣工、交付使用,改善了全市产品结构,提升了产业层次,增强了全市经济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2001年投资增幅11.2%,当年GDP增幅4.6%:2002年投资增幅19.9%,当年GDP增幅8%:2003年投资增幅达20.2%,GDP增幅达9.3%。近三年来投资额增幅均快于GDP增幅,投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国际投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幅减少了全球FDI流量。作为中国加工贸易主要力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加快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几年来,汉沽管理区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001-2003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6.2亿元,年均递增40%以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  相似文献   

6.
浙江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浙江省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指出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促进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现有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分析,发现农民缺乏投资的动力和能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教育体制不健全,正规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农村职业教育投资不足,非正规就业等方面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而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时下我国正面临着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并努力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问题。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存量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采用内生增长及其修正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存量、持续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配比及人力资本内部构成情况均对经济发展构成影响;第二,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存在外生引致作用;第三,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短期和长期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为背景,研究影响基础产业市场投资的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基础产业市场投资符合凯恩斯投资理论,即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但相关性较弱;与预期利润成正比,相关性较强。促进基础产业市场投资的良性发展,应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基础产业投资的稳定性,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利率对基础产业投资的市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外资进入我国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加强,作为外商投资主体之一的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也在频繁发生,这对我国的产业安全甚至经济安全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近年来跨国公司并购行为对我国产业安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然后从合理利用外资角度提出正确的产业安全观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OFDI对各地区企业RD投入的非线性影响及政府干预在OFDI对企业RD投入影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OFDI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显著的存在基于政府干预的门限效应:政府干预未跨越门限值时,OFDI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干预跨越门限值后,OFDI对企业RD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2009-2011年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政府补助、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R&D投入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政府补助则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R&D投入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吴勇  陈理飞 《特区经济》2008,(10):53-55
南京市研发产业的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但从总体上来看,南京市研发产业还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研发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通过对南京市发展研发产业进行SWOT分析,为南京市研发产业的有序发展和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可能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2010至2012年山西及山西同行业其他省市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技术创新能力、规模与绩效之间关系以及山西与其他省市在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和绩效方面差距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负相关;Tobin Q与规模负相关;企业本年绩效和研发支出负相关;绩效和科技人员比重、技术资产比重正相关;山西在科技人员、高学历人员、技术资产等技术创新投入、绩效与其他省市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是跨国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方式。文章搜集大量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规模、行业和地区分布进行研究,提出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存在产业分布过于第二产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等特点。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根据各区位特点选择跨国并购的地区。政府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的创新投入实现技术突破。而资金支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显得非常重要,既要推进社会资本投资,也要政府做好政策与资金的引导工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来分析政府补贴、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都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的抑制程度强于股权融资;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并不会产生影响;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只会显著增强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而对国有企业不会产生调节作用。因此提出,政府在继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力度的同时,要建立客观高效的补贴对象筛选标准,极力避免筛选过程中的"产权歧视"问题;我国应当继续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的环境;银行应提供可灵活调整信贷周期的金融产品,并改进抵押贷款模式,降低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贷款门槛;债券市场应多发行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一个最优化数理模型刻画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RD投入间的关系,并认为随着寻租力度的增大,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作用会逐步减弱,1998-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为此,政府应加强腐败治理,增大企业家寻租风险,从而降低寻租的期望收益,并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形成合理的相对报酬结构,促进企业家更多地投身于企业的生产性和RD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田园 《特区经济》2008,(10):270-271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并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并购战略的部署、企业的财务结构以及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如何在不损害股东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行业地位和竞争力得以提升,文章提出了交易阶段的EVA评估模型,以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并购战略,寻找对企业更有利的目标企业,摒弃不正确的目标企业的选择。文章应用修正后的EVA模型,评估中海油服海外并购绩效,分析该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教训,给出提升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