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引言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上海市的城市住宅建设和人均住房水平为例,2000~2005年,上海市共建成13335.77万m2的城市住宅,2005年底上海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15.5m2。  相似文献   

2.
为上海旧城改造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面貌“脱胎换骨”,“日新月异”。1990年到2000年的11年,上海住宅建筑面积累计增加1.2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翻了将近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投资呈大幅增长态势。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规划,到201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即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综合考虑现存危房旧房分期进行改造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趋向等因素,到2010年,我国平均每年至少需要建造城镇住宅5亿平方米左右。所以,我国的住房产业在未来几年将呈快速发展态势。但近几年来,房地产消费信贷市场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联系实际,指出住房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居住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成为新世纪人们的追求目标八十年代国际上曾有一个公认的居住水平等级标准,即每人一个床位,为最低标准;每户一套住宅,为文明标准(也称合理标准);每人一个房间,为舒适标准.当时我国所提出的居住小康水平,就是要达到每户一套住宅的文明标准,其人均居住面积在8~10平方米左右.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发生了变化.在城市化水平较低时期,由于交通、商业网点等不发达,人们选择住房着眼在地段与交通,只要求购物方便、上下班路途短捷.所谓“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追求的就是上述的最低标准.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讲究房型及面积.从过道厅内设厨房到单独的大厨房;从暗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海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和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化,承担政府管理职能的市住宅发展局已从政府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面向市场的住宅建设、开发、管理、经营的方式。二十一世纪初上海住宅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一个飞跃、两个热点、三个协调”。“一个飞跃”即到2000年上海人均住宅面积将超过1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为15平方米),成套率达70%以上。内环线两侧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基本改建完毕,4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悉数解困,现有居住区公建配套同步完成,空置商品房压缩到较合理的限度内。“两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上海住房市场交易量和平均交易价格双双创出新高,住房交易面积(二、三级市场交易量之和)在4500万平方米左右,二级市场住房平均销售价格达到4800元/平方米。如果仅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不可谓不成功。但住房问题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如联合国人居组织所阐述的,“人人拥有适当的住房”应成为每一个政府所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上海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或者说是否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呢?从住房供应结构入手加以分析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房价研究理论,对国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在衡量房价负担方面的特点及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力图建立可行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证实了人均住宅面积与房价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人为选择住房面积计算房价收入比可能不妥。文章使用新的房价收入比标准对选取的全国大中城市房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城市居民的房价负担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无锡1995年-2006年住宅市场交易数据为样本,根据与住宅价格有关的城市人口规模、物价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建设成本、住宅价格心理预期等主要因素,对住房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锡住宅市场价格与市场价格预期及城市人口因素显著正相关,与住宅建设成本及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无关,并且近年来价格预期成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动力,住宅泡沫有加速累积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赵静 《现代经济》2007,(12S):26-27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文件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那么,当农村新的产业经济形成并对农民住宅提出新的要求之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矛盾?我们应该怎样调整既保护农民基本权利不受损害的同时,又能促进农村新的产业经济得以持续有效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业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真正起步,到八十年代末,房地产开发进入了正规,房地业逐步发展起来;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房地产业就以“新兴产业”的姿态出现,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及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199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提高到8.47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