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淼  马艺 《消费导刊》2009,(11):218-219
危机自有人类以来就与人相伴而生,因其危害性成为人类共同的"不能承受之轻",但也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危机报道的直角三角形模型旨在说明: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虽然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同时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共同作用于危机事件,但媒体作为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纽带,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总体说来,就是危机潜在期的环境监测与预警;危机突发期与蔓延期的信息传递;危机解决期的整体反思。  相似文献   

2.
黄轶群 《中国报业》2014,(14):44-45
自有人类以来危机就时刻与人类相伴,是人类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开发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社会危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把关人和发布人,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通过从危机事件报道中发现媒体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网络互动平台的用户量不断增多,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自媒体环境,在这样的自媒体环境中,由于制造信息和扩散信息的便捷性,所以极易造成各种网络舆论危机事件。而这种危机表现在高校方面,就是基于校园事件产生的高校舆论危机事件,这种危机事件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出相应的应对机制来解决这种危机,以保障学生情绪稳定、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迎来发展的高峰,各种网络互动平台纷纷出现,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整个社会都处于自媒体环境之下。这种环境增加了信息传递和扩散的面积,提高了扩散速度,非常容易造成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在校园中也不例外。校园事件很可能在自媒体环境下发展为高校舆论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到学生、学校和社会,因此必须足够重视这种危机,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机制,保证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李鹤 《中国电子商务》2013,(24):261-261
公共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因为自然灾害或者社会运行机制失灵,从而导致的可能会危及公共安全以及公共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李长春同志提出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20字方针,要求主流媒体做好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新闻报道,主流媒体要以20字方针为指导,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中积极承担责任,本文针对主流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对社会媒体和大众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浅谈企业危机中与媒体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危机是危险和机会的组合,而媒体是开展危机公关可以借助的最有影响的社会力量。如果我们能借助媒体的力量并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危机是可以变为转机的。  相似文献   

7.
马骋 《现代商业》2013,(33):135-136
通过对危机公关的定义,探讨在公关危机事件中的社会形象管理和应对措施,通过研究具体案例来分析企业在危机中的处理措施,并通过各种方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进行公关活动中应秉承社会利益至上与诚信为本的原则来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企业危机"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于企业危机信息的传播成为媒体的常态化内容。媒体在企业危机传播及整个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愈发关键。媒体对待企业危机事件应当强化危机化解和危机预警作用,要采取有利措施解决媒体行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一步增强媒体对于企业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企业危机阶段化公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危机公关的三大影响因素是企业内部、媒体和社会公众.其中企业内部存在的缺陷是危机的起因,缺乏与媒体的沟通是危机升级的诱因,社会公众的不满则是危机爆发的最终原因.文章提出,在企业危机潜伏期,企业应注重危机的预防,在危机爆发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反应措施进行处理,在危机持续期,应注意引导舆论和缓释公众的不满情绪,在恢复期,则应做好损失和信任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浅谈危机公关模拟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公关模拟训练是应对危机最有效的措施。心理训练、知识训练、基本功训练、应对媒体训练是危机公关模拟训练的几个重要组成方面,通过对员工进行各种危机处理的模拟训练,对企业沉着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是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者,信息传播是及时有效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环节.传统观念中,媒介是社会组织的舆论宣传工具,党和政府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公众无法得知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情况,迫切希望获取公共危机事件相关信息.因此,新闻媒体要正视公众的需求,正确认识媒体的作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公共危机已由偶发转变为频发,而处于全球大环境中的我国.目前也处于公共危机高发期,这些事件无不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事态演变迅速,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冲击,对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形成了严峻的考验.而在这其中,传媒的角色至关重要,传媒作为及其效果直接并极大地影响公共危机的早期发现、中后期缓释和解决等方面.新闻媒体的"有作为"可以像镇定剂一样安抚受众,稳定民心,在危机中给民众以引导指示,发挥舆论预警功能.但新闻媒体"不作为"或"晚作为"使谣言风传,贻误了干预危机的最佳时机,致使危机扩大化.对社会造成本不该有的不良影响.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危机事件新闻往往能够凝聚公众注意力.团结民众.成功的新闻报道更能让受众认清形势,鼓舞斗志、唤起同情心、正义感,从而投身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使危险转化为机遇.本文从实际危机传播的具体案例出发,探讨危机传播中媒体如何维持社会平衡,如何维系社会的稳定,如何保证危机传播中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的平衡,如何协调政府与公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对危机的报道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社会公共危机中的媒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冯冠 《商场现代化》2008,(5):103-104
2007年3月份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制造"不断发难,这种对整个国家制造业的攻击有不负责任的成份,但是,也显现出中国企业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机制的缺失。本文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反思,指出了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亟待加强的地方,提出应该从危机中总结教训、学习经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企业的各种失误往往被媒体放大从而面临很大的危机。面对媒体的质疑,企业应秉持快速反应、主动沟通和有过则改的原则,组建危机处理小组、稳定形势、查明真相,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渡过危机,恢复公众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危机事件的研究,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危机爆发的特征,及危机频发的社会原因,以便使政府和媒体更好地应对危机事件,做好危机公关,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微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然而在其不断发展及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失控"与"策略"也随之并行,成为企业品牌营销、政府形象塑造方面的关键词。本文将从微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典型案例出发,对传者、受众、传播手段、监管程度等多种角度为其现存问题进行解读,并对微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和效果提出最优化的应对方案和技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邀请明星代言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和自身推广的主要策略。然而近几年我们能够观察到,明星代言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一直都一帆风顺;代言明星出现问题时,往往为所代言的企业带来不小的危机。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而企业在处理由明星代言危机而引发的企业危机时,最重要的是进行媒体危机公关。那么,如何进行媒体危机公关以配合总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本文将分析明星代言危机的类型和危急时刻的舆论媒体环境,从而对企业明星代言媒体危机公关操作实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辛英含 《消费导刊》2012,(6):158-158
社会危机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危机就与人类发展形影不离,谁都无法回避。人类有特有的思维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人类在危机面前变得更加强大,征服危机的方式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人类能够在危机发生后进行反思,寻找原因,及时总结教训,不断找寻到解决社会危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沈井伟 《现代商业》2012,(20):261-262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通过对其"自然无价值"及环境污染和破坏"负价值"的反思,发展"终极价值"的追问,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现在面临的各种危机,实质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价值危机。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在反思追问中完善自我,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以求助推现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媒体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同样深刻,企业稍有不慎发生品牌危机事件,可能会因此毁掉一个名牌、一个企业。通过解读互联网媒体的人际传播特征与传播路径,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媒体人际传播平台的品牌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