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界》2011,(5):18-19
4月11日,针对广药将“王老吉”商标授权广粮实业生产粥品类的行为,加多宝公开指责广药并不拥有王老吉粥类产品的商标权,更没有资格向广粮授权。一时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争夺战,再度升级。一个品牌,两种形态,三个使用者,加多宝、广药集团、香港同兴药业、香港王老吉以及广粮实业之间的多方纷争,让人担忧王老吉是否会重蹈健力宝在内耗中解体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正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硝烟散去,5月9日,有关权威仲裁机构判定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广药集团从鸿道集团旗下加多宝手中收回王老吉商标租借权,抱得美人归。利益驱动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王老吉的争执是典型的商标战。这其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利益是驱动,一个是出租  相似文献   

3.
王颖沛 《商场现代化》2012,(21):344-345
被称为"中国第一商标案"的‘红绿王老吉’之争,以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终告完结。加多宝的母公司鸿道集团,面临的是快速制定策略,顺应广药的策略进行全面接盘。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品牌忠诚度的维系的目的即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一信任需要消费者对这一产品深度的情感共鸣。本文将通过"红绿王老吉"之争探究情感因素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为加多宝维系品牌忠诚度寻找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已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充满变数,竞争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结起来,加多宝集团拥有多年的凉茶市场营销经验,而且近期的市场表现也体现出其市场运作的娴熟和干练;作为王老吉的东家广药集团则有强大的政府背景以及市场对王老吉品牌的现实认知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代微 《现代商业》2012,(15):10-13
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5月11日晚,价值1080亿的中国第一商标案尘埃落定。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不管是红罐还是绿盒王老吉,以后只有"广药"一个姓。  相似文献   

6.
宋春宁 《光彩》2012,(6):41-41
加多宝云王老吉化一直都体现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内容上,忽略了事件营销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失去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也开始了艰难的去王老吉化征程。从3月份起,加多宝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不再提及王老吉,广告内容也由家喻户晓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正宗凉茶,  相似文献   

7.
黄欣 《商》2013,(6):170-170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定,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之间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已经落下帷幕。然而,因为加多宝开创的红罐包装在凉茶领域的影响力,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与加多宝红罐相似的王老吉红罐凉茶。由此也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议。笔者结合对"红罐凉茶"争夺案的分析,论述包装装潢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
继"iPad"、"乔丹"体育商标纠纷案之后,如今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案无疑备受瞩目。据相关资料,2003年加多宝红罐王老吉销售额6亿元,2010年则达到150亿元。有人用"孩子拉扯大了,人家亲生父母要来抱走。"形容王老吉商标之争涉案双方的心态。此前,广药集团通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已经依法收回  相似文献   

9.
李毅彩 《现代商业》2013,(17):66-67
中国凉茶行业的第一品牌东莞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罐装“王老吉”凉茶在2012年5月更名为“加多宝”凉茶品牌。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在短短的半年内不仅品牌认知度遥遥领先,且仍然是终端销售最好的凉茶品牌产品。本文在分析了加多宝在更名后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认为其在品牌宣传上采用了借助于消费者“怀旧情感”的营销策略,极力打追加多宝=王老吉的情感认知公式,继续维持原有的强大销售渠道覆盖,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王老吉”到“加多宝”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12,(6):162
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红罐王老吉之争"有了定论——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收回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母公司)对于红罐王老吉的商标权。"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集团胜诉  相似文献   

11.
张向君 《消费导刊》2013,(12):22-22
加多宝作为一个新兴凉茶饮料类品牌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在与“广药”的战役落下硬伤后,如何使“加多宝”这一品牌如“王老吉”般迅速的被消费者所接受是加多宝集团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茜 《品牌》2013,(6):32-35
继“王老吉”商标争夺告一段落之后,“红罐”包装之争又在广药和加多宝之间激烈上演。5月15日,被业界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王老吉、加多宝凉茶红罐装潢权诉讼官司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3.
《光彩》2012,(6):2-2
2012.4.21-2012.5.215月12日,广药集团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价值1080亿元的中国第一商标案  相似文献   

14.
一宗商业贿赂交易,让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名行贿受贿的直接当事人被判重刑,"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王国轰然坍塌,"广药王老吉"前路漫漫5月16日下午,中国香港加多宝集团宣布:因仲裁败诉,企业开始生产"加多宝正宗凉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归还广药集团,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从此消失。所有这一切,起因于早已尘封多年的一宗"损了国企、  相似文献   

15.
被市场热炒多时的凉茶之争似乎并没有因为“王老吉”商标仲裁的终结而终止。5月底,由北京亦庄加多宝集团凉茶生产基地生产的第一罐新装“加多宝”凉茶正式亮相,由此拉开凉茶市场新一轮角逐帷幕。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5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各月均超过2亿,其中4月、5月更是接近4亿,频频超过传统广告大户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6.
《华商》2012,(5):20-20
受新成立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公司急聘招揽3000快消人才等利好刺激的影响,近日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药业和白云山A股票走势强劲。而广州药业5月11日晚间披露信息显示,鸿道(集团)将被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广药集团终于将“王老吉”商标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17.
杨荣坚 《中国品牌》2012,(11):10-12
王老吉品牌归属之争与iPad商标纠纷,同是在商界内两大具有标志性的商标之争案,却让我们可以一窥中外企业的战略智慧白露过后,秋意渐浓。然而,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品牌之争却依然未减夏日的火气。时下,可以有效传达品牌诉求的媒体几乎都有凉茶的形象。而且,几乎是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大尺度"PK。在文戏不够过瘾的前提下,双方旗下的员工们又上演了令人瞠目的全武行。据媒体报道,在南昌市著名的步行街胜利路上,原本同场搞促销的广药和加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前广药集团授权广粮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的举动,4月11日上午,加多宝集团专门在北京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予以反击,并首次正式发表声明。在没有商标注册许可权的情况下,广药依然授权给广粮实业生产王老吉粥类产品,是一种欺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2,(7):21-21
加多宝和广药集团持续数月的战争,最近有了一段新插曲。就在他们为“王老吉”商标归属、红罐侵权等问题争得难解难分之时,今麦郎以一句“怕上火,喝冰糖雪梨,今麦郎”的广告直接向深陷囹圄的王老吉发动了正面攻击。在今麦郎的广告里,当人们伸手准备去拿一种看上去很像红罐王老吉的饮料时,  相似文献   

20.
加多宝方在"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被裁决无效后,在媒体上开展大规模广告攻势,欲将消费者群体从原来的"王老吉"转移到现在的"加多宝",也是将加多宝在17年的"王老吉"商标被许可使用期间全力打造的巨大商誉移植到加多宝。此举引起知识产权界关于商誉问题的大讨论。这种对"后发商誉"的转移行为并没有侵犯王老吉方的注册商标权,也没有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