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购买油画的人,别管他购买的目的是什么,都希望自己手里的油画能够升值。这和买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在网上口诛笔伐房价太高的人,都是还没买房子的,而买房子的人都在闷头发财,希望房价越高越好——别管这套房我会不会卖,我住的房子越贵,我就越喜欢。  相似文献   

2.
兰英 《科学投资》2008,(3):72-73
6年买房的投资收获.我大约赚了80多万元。以前我根本想都没想过.但现在竟然像做梦一样。我以后还会买房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买房子可以让我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投资与理财》2013,(19):112-112
网友玄妙的自己问:一套100万元的房产,如果你办一个10年期的“以房养老”,你每月可以领取3700元左右的养老金。但是,如果你办理10年期100万元的按揭贷款去买房子,你的月供大约为11636.63元。我真的想问一下,这个政策是不是骗局!  相似文献   

4.
2004年,当我决定买房子时,遭到了全体亲友的一致反对。  相似文献   

5.
炒股前三问     
第一问:我有一套房子吗? 在你确实打算要进行任何股票投资之前,应该首先考虑购买一套房子,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做得相当不错的投资。虽然也存在例外的情况,但在99%的情况下购买一套房子是能够赚钱的。  相似文献   

6.
听在银行里工作的朋友说,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客户带着三四张银行卡问工作人员:“我听说银行的借记卡收年费了,可我也不懂啥是借记卡啊,所以把家里的卡都拿来了,你帮我看看……”实际上,在进入了用卡时代,卡家族日益庞大,像前边提到的一样被贷记卡、借记卡、信用卡、储蓄卡等等弄得晕头转向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7.
理财微语     
微博:http://weibo.com/dzlcgw01【任志强:政府没有减个税,说明没真想让你买房子】美国人、英国人挣那么多钱都减个人所得税,政府真想让老百姓买房子,为什么不减个人所得税?上海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房价才4000元,现在房价已经高了,为什么政府不干这个事?说明政府没想让你买房子。  相似文献   

8.
某报刊登一则小幽默:中、西方两位老太太在同一日升入天堂,中国老太如释重负地说:我辛劳了一辈子,昨天总算用全部积蓄买了一套房子;西方老太说:我昨天刚把年青时买房子的贷款还完,已享用了一辈子。这则小幽默精辟地道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消费观念的差异。 消费信贷对银行、商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此等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已经出台一段时日了,为何没有红火起来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的制约。有一分钱过一分钱的日子,这句俗话代表了中国人“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习惯。中国的老百姓对借钱消费还缺乏足够…  相似文献   

9.
想不想做出你认为很聪明的投资决定,然后损失一生的积蓄?我来教教你。在投资行业干了18年之后,几乎所有想象得到的亏钱方式我都见识过了。亏得最惨重的,便是我所说的“红色警报”亏损,亏了之后就爬不起来的那种。  相似文献   

10.
当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在谈论如何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时候,德信资本却在三四线城市获得了更好的机会。 或许对于大多数房地产基金经理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间其步伐始终跟随着政策疲于奔命。当限购、限贷政策将一二线城市的机会压向三四线城市时,他们忙着在三四线城市布局,但仅仅几年之后,当三四线城市面临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时候,他们又忙着退出这些城市纷纷回到一二线城市。  相似文献   

11.
颁奖词: 复制美国的Facebook模式,通过朋友买卖、争抢车位、买房子种菜等一系列小游戏,正式上线仅一年的开心网迅速“病毒式”传播,目前用户总数已超过2000万,制造了2008年互联网领域中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开心网的爆炸式增长在搅动了中国社区交友网站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了风险投资商的认可,如果能够有效解决用户忠诚度及差异化盈利模式问题,不排除开心网会成为中国版的Facebook。  相似文献   

12.
李国红 《科学投资》2007,(11):75-75
我老公是个老股民,投资5万元,炒了近10年的股,5万元缩水一半,我质问他,他说你是没有问别人,他们赔得比我还惨。我说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他说你有能耐你炒去。我一气之下,把他的钱取出一半,一头扎进了股市。  相似文献   

13.
周文翰 《投资与理财》2013,(21):100-100
港台人还是有着他们独有的风格,处事的细微姿态,文字里偶现的古意,好像是面镜子一样、让我不由得要照见自身及所处的环境,落下了零星的感慨。 其实,我和台湾人打交道似乎还多些。记得大学刚毕业一年多。看到台北《艺术家》杂志的样貌,觉得是用心做的艺术刊物。之后2003年在《新京报》工作,就把北京美术双年展等有关国内展览、艺术活动的报道、评论用电子邮件发给杂志的电子邮箱,竟然有回复说要发表。往后就成了他们的长期撰稿人,写了有十年之久——不过最近这三四年因为去国外旅行、忙公司事务,只是偶然有感触,才会写几篇,不如开头几年,每月都写好几千字的劲头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两年,人们有点儿钱,就想着去炒股,似乎进了股市就能赚大钱;这两年,股市跌得厉害,“钱找钱”难了,与其进去等着套牢,还不如买房子,送孩子上学来得实惠。这“投资”的转向还颇有点儿意思呢  相似文献   

15.
VC不败之道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麦当劳的队排得比以前更长了,因为那里的员工都跑到风险投资公司去了。”“如果你第一次见到一个女孩就告诉她你是一个私募基金的副总裁,她将跟你约会并且替你付账,而事实上你却对私募基金一无所知。”这就是我的那些干风险投资这行的朋友们,在晚上喝酒时讲的经典笑话。笑话之后他们都会问自己这个相同的问题:“我们这种良好的状态还能保持多久,才不至于在狂热之后被迫到麦当劳去竞争一份勉强可以糊口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升级做奶爸     
因为遥远的玛雅预言,2012成为一个特别的数字。无论你现在拥有什么,无论你还在为什么目标而奋斗,到了12月2旧一切将会终结。然而,12月2旧正好是我30岁的生日。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听过这个预言,一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剧的人。特别是2009年看完《2012》之后,真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实在太渺小了.买不起诺亚方舟的船票,爬不到喜马拉雅山顶,只能被洪水埋葬……  相似文献   

17.
观点     
郎咸平:买黄金不如买房子 黄金一涨再涨,经济学家郎咸平却坚定地唱空,放言“黄金是最差的投资品”。他认为,黄金没有什么投资价值,想靠买黄金赚钱,还不如买四合院。郎咸平指出:“1980年,1盎司黄金的价格是800多美元,30年也就涨了200美元。”同时他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你对我说……杨战荣公元1997年7月1日,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个不平常的日子,是全中国人民渴盼已久的日子。经历百年沧桑之后,被誉为东方明珠,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块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领土——香港,终于像远方归来的游子,满怀激情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啊...  相似文献   

19.
算上今年,我订阅《中国外资》的时间也才两年,虽然算不上是贵刊的老读者,但我绝对算得上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因为贵刊每期的内容我基本上都会认真翻阅。诸如“观点”和“研究”的部分内容有时甚至是不下三四次的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博览》2010,(18):13-13
在当下的地球村,外国人学中文、中国人学外语热闹非凡。中国人学习的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我们环视周边,发现中国学生花了12至16年的寒窗苦读苦考,未必能够娴熟掌握英语。“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国人的外语教学之路。”教育专家如此说。对你我而言,也该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