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淑萍 《魅力中国》2010,(4):139-139
园本文化是一所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园本文化诠释在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特色的范畴。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我们把幼儿园特殊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倡导的精神氛围和阳光、优美、整洁的环境之中,以文化的内涵作为基调,以“和谐”为出发点,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我们的园本文化,以人文精神、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来提升我们的品牌,从而全面推动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东丽区丰年幼儿园是一所拥有11个班的市级一级幼儿园。建园4年来,园所在"生活教育,促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这一特色办园核心理念引领下,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为依托,凸显出"生活教育"办园育人特色,呈现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貌,实现了从新建园到市一级园的发展。实践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积淀形成的、本园特有的、符合教育规律的独特优质风貌就是一种生活教育文化,它的确立与形成应当对优化培养目标、提高保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11):I0019-I0019
走进南开区第十五幼儿园,“开拓进取求实奉献”的园训映入眼帘,四目展望领导班子成员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职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整洁幽雅的园所环境、温馨和谐的园所氛围,所有切都让人感受到园所建设者的独具匠心,体味到高品位的园所文化,全体教职工良好的师德风貌,与园景同辉、与岗位同在。育人德为先。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单位”、“天津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天津市三八红旗单位”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提倡“和谐办园”,您能解释一下这一理念吗? 赵志英:教师与孩子都是幼儿园的“本”。“让每个孩子快乐,让每位教师自信”是我们追求的办园宗旨。和谐的园所环境是幼儿园发展和孩子、教师成长的首要条件。校园和谐是一种文化、一种核心,“真诚”是维系所有关系的润滑剂。作为园长,在创建和谐校园时,应注重倾听、注重服务。  相似文献   

5.
陈秀兰 《发展》2009,(5):83-83
一、石化园本课程的含义、特点 (一)石化园本课程的含义。“园本”即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如何理解石化园本课程,笔者认为,石化园本课程就是将石化企业文化、石化产品特点及社区环境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马利强  王晓慧 《理论观察》2023,(11):137-141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是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网络空间视域下引导高校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精神品质的全新形式的教育文化。我们需要深刻理解高校网络文化在培育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详细剖析网络文化在培育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网络文化育人的有效机制和具体路径,以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品牌,是园所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培植园所文化,"培"是园长根据办园思想、幼儿发展目标对幼儿园发展作出的整体构思,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培养;"植"是园所每位教职工,把这种构思植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3):I0022-I0022
天津市河西区二十四幼儿园坐落在天津北师大附中、天津财大、天津科大之间,人文环境优雅的文化小区。是一所天津市一级幼儿园、现代化建设先进园、师德优秀园、华夏未来艺术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在幼儿园对教师、对家长、对幼儿全方位实施礼仪教育.可以将精神文化内化于我们的心灵中.外显于我们的行动中.可以内修教师素质,外树园所形象.可以切实提升园所核心竞争力.是幼儿园长远发展的大计。因此,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我们针对幼儿园礼仪文化建设进行了潜心研究.现将取得的点滴经验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0.
郑锦志 《发展》2008,(1):150-151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运转、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我校长期致力于和谐校同的构建,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天津市东丽区第一幼儿园把“人人在快乐中做最好的自己”确立为“双快乐”管理理念的出发点.把“为教师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为幼儿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作为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契机在打造园所文化.实行民主管理.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教改层面的行动研究堪称空白。由于办学自主权等原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限于局部,相对滞后。我国职业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超越理念认知的课程层面切入必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属性。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的技术技能型职教文化的重塑实践路径具有创新精神,其基本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5):I0019-I0019
天津市钢花幼儿园始建于1992年5月,原是天津钢管公司的企业办园,于2001年划归东丽区教育局直属,成为国办园。现有8个教学班,300名幼儿,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达到大专学历。近年来,该园以“转变观念,落实行动,争创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教育优质、环境一流的市一流园所”为办园目标,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双语、围棋、舞蹈、美术、早期阅读等特色活动融入其中,让孩子在愉快、自主、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河东第十六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有着20多年的建园历史,园所占地面积228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2平方米,绿化面积450平方米,全园共有9个教学班(含小托班)。目前在园幼儿260名,有30名教职工,教师为21人,2007年全部达到大专学历,其中取得大本学历及大本在学者共9人,占教师比例的43%,幼儿园以爱心教育为特色,注重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林莉 《中国西部》2011,(20):96-99
多年来,作为幼儿园园长,一直以来都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在面对"特殊"孩子时,我们该指导老师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教育、去面对他们?对"特殊"孩子,幼儿园是收还是不收?接收后,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艳萍 《魅力中国》2013,(32):186-186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浅论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叶连荪,赵海琦,胡一本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积极探索如何创造一种氛围,培植一种精神,寻找一种形式,来团结和激励广大师生,把现代化管理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  相似文献   

18.
陈丽 《发展》2008,(6):97-97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早在哪个世纪的20年代他就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性,他说:“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知识就愈多,所以我们应为幼儿创造优良、适宜的环境。幼稚园环境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都是幼儿天天接触的,所以我们应当利用这两种环境做幼稚园课程的中心。”这颇有远见的思想已被愈来愈多的事例验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正是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幼儿提供多层面的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精神环境分为校园的制度环境、人际环境、舆论环境、网络环境、文化环境,尽管它们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都具有精神环境育人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感染功能。校园的精神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社会环境与校园精神环境的方向大体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会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0.
一流的幼儿园要有一流的管理,将文化管理渗透于幼儿园管理的各要素,势必能在促进园所领导的决策力、强化以人为本原则、培养教职工的组织精神、优化环境和机制、增强幼儿园活力、塑造良好园所形象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