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金融》2013,(6):137-147
<正>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信用债券的发展历史(一)银行间市场企业信用债券简介按照债券品种分类,我国的债券可以分为公债和企业债,公债是指具有国家信用或者类国家信用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可分为狭义企业债券和广义企业债券,我国的狭义企业债券具有中国特色,专指由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发行的企业债券。而广义企业债券则包括除狭义企业债券以外的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公司债券发行由证监会核准,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发行则实行注册制,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管理。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统称企业信用债券,又叫公司信用债券。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发行债券已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渠道.从目前需履行的审批程序来分,企业发行债券有四类:国家发改委负责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企业的债券发行管理;人民银行负责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的发行管理,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证监会负责上市公司的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发行管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负责中小微企业的私募债券发行管理,在交易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或通过证券公司转让.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期票据业务在国内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中期票据市场发展现状,比较各种债券融资的不同,探讨中期票据在企业融资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中期票据融资 助推云南省直接融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云南省债券融资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依旧存在融资规模小,对投资推动作用弱等问题。2008年4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中期票据,为云南省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此本文着重探讨当前云南省如何利用中期票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商业银行债券等基础类创新产品,以及人民币利率互换、债券远期等交易类创新产品角度,全面回顾了2013年银行间市场金融创新产品的运行情况;指出金融创新产品运行特点包括企业信用类产品增长势头良好、基础类产品发行利率波幅加大、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交易类产品市场表现冷暧不一等;建议从促进产品创新、完善发行定价机制和收益率估值体系等角度,继续提升银行间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29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标志着我国债务融资工具定向发行制度正式扬帆起航。定向发行具有效率高、费用少、方式灵活等优点,是金融市场证券发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0年,美国定向发行债券745支,总规模达2952.09亿美元,占公司信用类债券总发行量的比重超过30%。与公开发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项目收益票据业务指引》,并正式开始受理了首单郑州交投地坤实业有限公司项目收益票据项目注册申请。此次推出项目收益票据,是顺应市场需求、促进市场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银行间市场再次迎来了创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前我国票据市场状况做了整体的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票据市场中实质上存在融资性票据。在我国允许发行流通融资性票据的风险是可控的,对解决企业融资困境、完善信用体系、推动票据市场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对比世界其他发达货币市场融资性票据及票据市场发展情况,找出了制约我国发展融资性票据的因素,并就我国如何发展融资性票据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启军 《青海金融》2013,(12):27-31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加快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依托银行间市场,以票据、债券等为载体的直接融资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企业实现融资的重要渠道.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直接融资的比例已经占到50%.然而,2013年银行间市场暴露出一些风险,引起各界对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深入讨论.本文从账户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揭示此轮风险的成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培育完善而稳定的票据市场,对于扩展企业短期融资渠道、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改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手段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票据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票据业务也逐渐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