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原《企业会计准则》在商誉方面有很大的修订,新旧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单独提出了"商誉减值准备",并对其会计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结合国际准则对商誉减值的有关规定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准则对于商誉减值的处理逐渐向IASB趋同,但这样的处理有悖于实际公司的资产状况。本文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商誉本质特征与FASB的做法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减值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商誉减值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并购的不断兴盛,企业合并下产生的商誉也越来越多,部分企业商誉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的问题也进行了明确,商誉减值准备也开始取代商誉摊销,这种会计处理也是有利有弊的。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企业商誉减值进行研究,并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常宇 《消费导刊》2009,(5):61-61
当今国际上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普遍都采用减值测试的方法,我国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也明确了对合并商誉采用减值测试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一旦采用减值测试对合并商誉进行计量,自然而然的会导致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进而对所得税产生影响,本文将粗浅的介绍一下减值测试下的合并商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上市企业并购累计商誉额逐年增加,隐藏着巨大的商誉风险。文章通过分析传媒产业某一企业商誉减值暴雷现象,分析了上市企业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商誉减值的危害,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了降低企业并购中的商誉减值风险,要规范重组交易,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对象支付并购价格。同时做到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经营信息,做到信息对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A股市场存在巨额商誉,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减值风险频发,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震荡。本文从商誉以及商誉减值的理论着手;其次分析A股上市企业巨额商誉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分别从监管、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的角度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取消商誉的直线法摊销,而改用公允价值法。因此应结合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至少于每年末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本文拟对商誉资产会计处理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会计行为主体在准则弹性下享有一定的行为自主选择权,其会计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上市公司可能发生以盈余管理为目的的商誉减值行为。基于此,将商誉减值行为与准则弹性相联系,结合案例实际对企业商誉减值行为的合理性及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进行深刻分析,并对商誉会计准则的完善及并购商誉的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对于丰富商誉减值研究视角和探寻其与准则弹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A股市场商誉频频爆雷,计提了巨额的商誉减值,本文首先回顾商誉减值经济后果相关结论;其次按照商誉的确认到后续计量过程的时间顺序,逐步对各环节可能导致减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评估行业和监管机构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各方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上市公司益佰制药计提商誉减值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法)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必须关注两个关键因素:盈利预测和折现率。由于企业的盈利预测、折现率的选择等存在太多的主观估计,商誉可能会沦为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手段。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信息披露的监管,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商誉的质量以规避商誉减值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前,针对商誉出现减值企业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盈余管理视角,业绩是否对商誉减值存在影响、业绩如何对企业商誉减值行为产生影响等问题还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7~2017年A股公司数据,借鉴国内外常规的净利润、ROA、MTB等经济损失指标,考察了核心收益率指标对企业确认商誉减值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核心业绩与商誉减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核心收益率的下降会促进企业通过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避免减值,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该结论进一步解释了企业业绩变化后,商誉减值受到盈余管理的操控方式,对完善商誉减值准则的修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书源 《商业会计》2013,(15):25-27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企业合并的风起云涌,商誉早已成为各国会计界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对中美商誉减值测试方法阐述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差异,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商誉减值测试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较详细地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对其他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计提大幅商誉减值问题凸显。2018年三季报中,A股上市公司商誉高达1.4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多家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额度远超这些公司近些年净利润之和。本文选取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总体状况,进而结合数据比较分析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商誉减值对净利润的影响,进行多维度分析,期望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合并也不断增多,而合并商誉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笔者即对商誉减值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并就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以期进一步解决商誉减值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20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和减值(讨论稿)》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提高商誉减值测试的有效性。文章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企业实例,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测试缺乏有效性的现状。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指出,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掩护效应、主观性、测试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的商誉减值测试中应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作用以及监管机构的规范和监督作用。此外,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还要增加对企业并购和商誉减值测试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许婷婷 《江苏商论》2020,(1):94-96,100
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并购浪潮仍在继续,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商誉减值的特别关注,使得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誉减值的计提不但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也会对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乃至整个市场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当前市场情况,以华谊兄弟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该企业商誉减值问题的影响因素,同时将研究结果扩大至整个市场,基于企业、监管层及投资者三方给出建议,以降低我国市场上的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合并商誉的计量,FASB和IASB均采用了减值测试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后续计量采用了与IASB基本相同的做法。但是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具体环境。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环境和现实情况,分别论述我国实施商誉减值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相对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各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为"旧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言,其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规定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保证了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更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的处理.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期商誉减值频频爆雷,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愈发重要,公司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和内外监督对于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在股权结构上,股权制衡度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内外监督上,外部审计质量与商誉减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