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国际碳博弈     
发达国家对世界局势总是持有敏感而富有侵略性的态度,他们会寻找各种手段、创造新式武器去压制发展中国家,进而保持自身的经济政治霸权。随着地球变暖愈演愈烈之际,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以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名义提出了低碳减排的口号,变"低碳"为武器。低碳减排将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究竟谁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最终笑到最后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概念的兵器,新的能源,新的技术正在研制,将来会有新的提高。经典概念正在受到冲击,世界各国都在研究2000年后兵器的状况。我们知道弹药时战争消耗最大,将来的战争弹药的消耗量是二次世界大战的5倍/日。因此,弹药的发展快于其他武器的发展,是兵器行业最活跃的部门。新装要研究的重点:内弹道理论、装药元器件组份、尺寸、形状、装配位置、发射药的纯度、包复、混合装药,组合式装药是当前发展最快、最被重视的装药技术。这种转变将引起武器性能的提高。一般认为传统炮用发射药制造技术已经过时,主要因为这些工艺采用间断、人工操作,使用劳动力多,人为影响因素较复杂、效率低、缺少有意的在线质量控制。因此,希望能使这些生产工艺现代化。据报道:美、英、德等发达国家采用螺旋压伸机提供连续工艺已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要求,目前全球各国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鼓励节能,发展新型能源.在同样的碳减排思路下,我们认为节能减排相对于新能源所带来的碳减排对中国实际意义会更大.降低碳排放,也能使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至于受制于碳!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让人们看到了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的真实面目。谁也不敢预言未来不会爆发战争。但未来的战争是个什么样子?美俄的武器开发部门正在或计划研究哪些新式武器?《真理报》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披露——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背景下,一些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低碳减排技术弱,减排能力不足,亟需具有专业减排技术的嵌入式服务商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以碳限额交易机制为背景,构建由一个具有风险规避性的制造商和一个低碳减排服务提供商组成的嵌入式供应链模型,使用loss-averse函数测度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特性,探讨嵌入式低碳减排服务提供商对制造商碳排放量及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一个收益共享比例系数能够协调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下,当低碳减排服务提供商在一定范围内谎报其减排成本信息会带来额外收益,不会影响供应链的期望效用,而会损失制造商的利益;消费者低碳偏好意识与产品低碳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供应链的期望效用;消费者低碳偏好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低碳减排服务提供商减排积极性;制造商减少产品的初始碳排放量,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效用。  相似文献   

6.
魏守道  汪前元 《财贸经济》2015,(11):148-159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具有贸易比较优势和碳减排比较优势的事实下,依次构建了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博弈模型,从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先后比较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的效应,以及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效应.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对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均有明显的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效应不明确,没有贸易效应;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开征碳税对发展中国家有福利效应,有明显的贸易效应,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的可能性较大,对全球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的可能性较小,对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福利效应的可能性较大,没有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政策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天雨 《北方经贸》2023,(3):99-102
2020年9月22日,中国作出了将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作为能源消费三大领域之一的建筑部门,是造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主要责任领域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的17%来自于建筑业,而我国建筑业用能约占全社会总用能的20%。建筑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是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节能减排与能源消费变革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产权制度缺失、环境主体责任不明、市场辨识度低、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绿色建筑碳减排领域仍存在着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成本投入大于预期碳减排后所带来市场收益的显著外部性问题,无法将碳减排量与经济利益有效联系。因此,运用金融工具,通过金融政策调控、金融制度监管、金融交易机制设计,探索碳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业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实现,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碳减排的实质是在全球资源和环境总量有限情况下的一种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设立各种碳壁垒,试图利用本国或本区域的市场力量向它国分摊碳减排代价,而这其中利用“碳关税”设置重重壁垒,将是未来发达国家建立另类霸权的新趋势,中国必须加快全方位经济转型以应对“碳关税”冲击。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船舶制造业的碳排放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船舶制造业碳减排面临的困难,列举国外船舶制造业的碳减排路径,提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可行的碳减排措施,探讨了国内船舶制造业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可能的发展策略,并得出"双碳"目标对船舶制造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船企应当顺势而为主动转型,寻找低碳经济下的增长点,对助力船舶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污染避难所假说和要素禀赋假说是碳泄露争议最具代表性的假说。目前单边碳减排措施引致的碳泄露率集中在5%~20%。碳泄露的三个产生途径显示:碳泄露不仅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发生在附件1国家之间。影响碳泄露率的因素很多,但商品国际市场整合程度、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的替代程度、化石能源供给弹性、不同行业技术的替代难易程度、碳减排技术、市场机制是影响碳泄露程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解决碳泄露的市场手段是边境调节税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碳价格。  相似文献   

11.
郝爱民  任禛 《商业研究》2023,(3):110-118
流通数字化发展作为传统流通业与数字技术融合而生的新型流通模式,是打造绿色流通体系的重要引擎,对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测度流通数字化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流通数字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碳减排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环境治理能够强化流通数字化的碳减排效应;行业分析显示,流通数字化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减排效果最佳,制造业次之;地区分析显示,在中部地区和人口密度中等分布区流通数字化的碳减排效应更强,政府环境治理的调节效应更明显,但在西部地区和人口密度中等分布区政府环境治理存在形成“以邻为壑”减排模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化学武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对人体造成不同于一般武器的损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威力无穷,进而影响到局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类要深刻反思化学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时间节点公布,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必然要增加对低碳因素的考查,企业的绩效评价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碳投入、碳产出、碳减排入手,考虑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出适合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万敏 《商业时代》2022,(2):13-15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需要从布局多极增长格局、推动"商贸流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完善绿色流通空间格局建设等方面加以优化,重点在于形成商贸流通业全产业体系下的低碳减排战略,实现稳健的碳中和发展.只有如此,我国商贸流通业才能更好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低碳减排的背景出发,在FASB和IASB对排放会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低碳减排对成本核算管理的影响及信息披露,设计低碳减排的两种基本机制,再从会计确认、计量及披露三方面对低碳减排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实现低碳排放和低成本运作。  相似文献   

16.
非交易用途碳账户有助于创新低碳融资模式,推动中小企业降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纵深发展,其可溯源、防篡改的特性,为碳账户融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视角,构建基于碳账户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博弈模型,探究罚款、物质奖励和信用收益三种激励机制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罚款能促进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融资,但会降低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概率;物质奖励在提高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的同时,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信用收益在促进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融资的同时,能提高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本文不仅拓展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空间,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洁发展机制本意是创造一种双赢的交易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各取所需,共同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现实当中真正的技术转让却从未实现过。本文尝试从制度约束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在CDM中存在的技术转让障碍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碳减排交易市场,发现CDM项目执行双方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是导致技术转让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杨扬  丁宁  王雪宜 《中国市场》2023,(17):132-135
绿色环保、低碳减排一直都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本研究以我国县域社会消费者为调研对象,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索当前电动汽车消费意愿与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绿色环保观念以及电动汽车产品的认知,可以正向影响消费者态度,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均可对消费者电动汽车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部门和电动汽车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通过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碳减排政策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地推动减排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目前少有研究分析不同碳排放水平企业在不同碳减排政策下对碳减排工作的实施差异。本研究构建了碳减排补贴政策、强制碳减排政策以及碳税政策三种不同政策下,不同碳排放水平的企业与政府的序贯博弈模型,探究企业与政府的利益抉择和收益变化。结果表明:碳减排政策的强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会实施减排行为,设置合理的激励,碳减排政策才会有效;过度依赖奖励型政策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损害政府利益;比起单一的碳减排政策,采取组合减排政策,即对高碳企业采取碳税政策,对低碳企业采取强制碳减排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减排工作进行,更大程度地增加环境收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低碳减排浪潮中,碳信息披露也逐渐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碳信息披露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并通过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情况的具体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并结合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碳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